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宁都市圈(济宁、兖州、邹城和曲阜四市)是山东省西南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达区,长期以来因为行政的分离,并不能起到落后地区增长极的作用。本文以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济宁都市圈为研究地域,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济宁都市圈今后的发展作了初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五部分:    济宁都市圈发展研究仍属于城市发展研究的范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本论文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概括总结了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由各理论所得到的启示。目的是为济宁都市圈的建立和其未来的发展研究构建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为济宁都市圈发展的宏观背景。此部分在明确都市圈和都市圈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济宁都市圈发展的宏观背景。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要求济宁市和鲁西南地区尽快提高城市化水平。山东省政府提出全省构建“三圈一群”的城市体系,需要济宁都市圈尽快发展起来,以起到山东省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的作用。济宁都市圈处于鲁苏豫皖交接地带,省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山东省及鲁西南经济的竞争力,迫切需要该都市圈的快速发展。此部分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山东17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分析,发现山东省边界地区的城市竞争力较弱,亟待尽快采取措施提高边界地区的城市竞争力。    第三部分为济宁都市圈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客观基础分析。济宁都市圈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三个方面。其发展的客观基础主要分析了该都市圈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特征、企业发展现状、城镇产业区域特征、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城市化水平和行政基础。    第四部分为济宁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思路。该部分在确定济宁都市圈发展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济宁都市圈及各中心城市给出了准确的功能定位,提出了该都市圈的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经济目标、城市化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最后提出济宁都市圈今后发展的六大重点,即在核心区发展高效农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进行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新兴服务业。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科学界定济宁都市圈地域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该都市圈现状调查和科学分析,对其进行假设性研究和预测,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第五部分为济宁都市圈的发展对策。此部分在综合上述对济宁都市圈形成的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该都市圈发展的十项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