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市委市政府为改变全国人民对太原根深蒂固——脏的印象,摘掉全年灰天、黑地的帽子,提高城市竞争力,将太原市建成中西部强市,近年来调动一切可用力量致力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和城中村的改造。太原市城中村量大、面广,居民人数多,城中村的存在已成为城市和经济发展绕不过、躲不开、越不了的“坎”,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在被誉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开局之年的2015年,太原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市经济发展政策和计划的号召,加快步伐对亲贤村、坞城村、南屯村、北张村等一百多个城中村的拆迁和改造。如此大范围的拆迁,促使各类问题、各种矛盾凸显,“钉子户”、“上访户”、“自残、暴力抗法户”等房屋拆迁中“大户”,在侵犯各方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化着利益各方的矛盾。为更好解决房屋拆迁这“天下自古第一难”的问题,促使我市政府在拆迁中行为更规范,能更周全的照顾到各方合法利益,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2016年11月—2017年2月,笔者在熟悉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北张村、坞城村、亲贤村、殷家堡和南屯等村庄进行了实地走访,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村庄分别发放60份问卷,共计300份,收回263份。该论文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等论证方法写成。全文共有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点明了本文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在当前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出太原市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态度与改造原因;第一部分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的房屋拆迁补偿所依据的相关理论作了简要阐述,分析在太原市城改中运用政府征收不用征用,进行补偿而非赔偿的原因;同时对拆迁补偿中依据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归纳总结,由此引出我国的立法现状。第二部分运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房屋拆迁补偿的实践现状进行考察并做出分析;第三部分指出太原市在城改拆迁补偿中所依据的现存法律存在的不足及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以上不足与问题分别提出解决措施;结语部分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