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地区冻融循环破坏往往是导致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原因,而混凝土内部的水饱和程度又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本身的抗冻性和耐腐蚀性。本文采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自然饱水和压力饱水条件下水胶比、含气量和掺合料三个因素对混凝土饱和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混凝土在纯水和3.5%NaCl溶液中受冻后饱和系数的变化规律。混凝土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试件内部可冻水的含量不同,即试件的饱和系数不同。采用L9 (34)正交表对水胶比、含气量和掺合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情况下,影响混凝土水饱和系数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而影响混凝土在盐溶液中饱和系数的主要因素则是含气量;在水压力作用下,无论压力大小,混凝土水饱和系数的影响次序依次为含气量、水胶比、掺合料。通过测定饱水受冻6次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破坏时(E6 /E0=60%)相对应的水饱和系数,即极限水饱和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对试件极限水饱和系数而言,水胶比影响显著。结合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和质量变化,用饱和系数和局部饱和程度解释了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的破坏现象。并通过测定混凝土试件的剥落量,得出了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的饱和系数及变化速率。分析了在纯水和3.5%NaCl溶液中受冻后,水胶比、含气量和掺合料对混凝土饱和系数及变化速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水冻时的饱和系数及变化速率影响显著,而盐冻情况下含气量则是主要影响因素,说明引气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