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离心压缩机是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旋转机械。随着对离心压缩机的性能要求提升,为了获得更高的压比,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越来越接近小流量工况。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心压缩机是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旋转机械。随着对离心压缩机的性能要求提升,为了获得更高的压比,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越来越接近小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下的旋转失速等流动不稳定现象成为限制离心压缩机性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离心压缩机中旋转失速现象的发生机理,确定失速发生时对叶片造成的气动载荷特性,对扩宽压缩机的稳定运行范围,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离心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借助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叶轮及扩压器流场进行了小流量工况下的非定常计算。通过DMD模态分解算法对失速流场进行了分解和重构,提取出了旋转失速对应的频率及流场结构。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压缩机试验台现有条件,进行了小流量工况下的气动载荷特性试验和动应力测试试验的方案设计,并验证了试验测试系统的准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小流量工况下的离心压缩机流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小流量工况下离心压缩机叶轮及叶片扩压器流场中会发生旋转失速现象。通过分析压缩机流场内的流动特征,研究了叶轮及叶片扩压器中的流场失速成因。叶轮中的旋转失速现象主要由盖盘侧的流动失稳引起,吸力面流动分离产生的沿径向流动的低能流体与叶顶间隙流混合,形成的低能流体团在叶片前缘附近与主流掺混,导致叶轮入口处出现涡团并阻塞流动。叶片扩压器中的旋转失速现象主要由盘侧的流动失稳引起,气流冲击进入扩压器导致扩压器叶片吸力面产生角涡分离现象,并在盘侧形成回流区,回流区逐渐向扩压器出口处移动,在扩压器与叶轮之间区域形成涡团,涡团的积累阻塞了扩压器内流动,最终导致叶片扩压器中发生旋转失速。(2)基于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的流场数据,采用DMD方法对叶轮叶片表面的压力场进行了分解与重构,获得了旋转失速在叶轮叶片表面造成的气动载荷频率,并通过压力场重构,直观地表现出了旋转失速在叶轮叶片表面造成的压力载荷分布情况。采用DMD方法对叶轮及扩压器流场进行了模态分解与重构。识别出了叶轮和叶片扩压器中的失速频率,通过对旋转失速对应的模态流场进行重构,直观地呈现出了叶轮及叶片扩压器流场中的不稳定流动结构,并清晰地呈现出了旋转失速现象在叶轮和叶片扩压器中的周向传播过程。(3)基于离心压缩机小流量工况下的流动特性分析结果,结合试验台现有条件,制定了气动载荷特性试验方案和动应力测试试验方案。定制了无线应变采集设备,并通过测试梁结构的应变验证了其可靠性。
其他文献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许多道路工程不可避免的要修建在空洞地基之上,或者由于地下水位改变,路基处理不当,填土不实等原因,路基下方出现土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道路运营期,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风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装机容量不断增大。然而,风电功率具有显著的随机性与波动性,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提高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功率的平稳性和可控性对于提高风资源利用率,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配置电池储能系统是平滑风电波动,提高其并网友好性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现有电池储能的经济性尚未满足规模化应用要求,因此,在保证储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已日趋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各国政府研发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各国高新技术战略。通过3D打印制备薄壁圆柱壳构件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方式并逐渐应
华蘅芳是晚清翻译规模最大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最早的翻译委员,无疑成为了清末翻译西方气象著作的中坚力量。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下,以华蘅芳为代表的国内译者重视翻译工作与
改革开放至今,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村贫困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把摆脱贫困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任务,党的十九大把
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起点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有较大差距,生产的零件质量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提升中国制造的实力,有学者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逐渐摆脱成
气流管和喷动床是流态化干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式,已经遍及能源、化工等各个行业。油页岩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其干燥方式及干燥装置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气流-喷动床
中天山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是古生代各陆块碰撞汇聚的关键位置。中天山地块中段晚古生代侵入岩的成因及构造演化研究,有助于整体理解中天山地块的构造背景演化。本文对分布在中天山地块中段的阿拉塔格地区晚古生代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锆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阿拉塔格花岗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其中片麻状花岗岩获得347.
共轭亚麻酸(Conjugaed Linolenic acid简称CLNA)是一类共轭十八碳三烯酸的总称,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油,也可由化学合成或生物法制备。梓树油作为一种主要来源于梓树籽中的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与经济社会深度渗透,知识的形态、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度转型,并以“知识生产模式2”“后学院科学”“三螺旋”“巴斯德象限”“学术资本主义”等不同理论形式出现。在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驱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而高校教师便是科学知识创新的主力军。知识转型使得科研活动出现研究目标宏大、科研规模广、资金需求量大、多学科交叉性强等新的特点,这对高校教师科研合作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