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现状,加深对预防性抗凝治疗的认识及提高防治水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现状,加深对预防性抗凝治疗的认识及提高防治水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诊治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历资料,共46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男性有299例(占64.7%),40-60岁占55.8%。2.肿瘤合并VTE排名前三的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分别占28.8%、24.6%、5.4%。血栓部位以下肢静脉血栓居多,占23.2%。肺癌合并VTE以肺栓塞居多,占48.7%;肝癌合并VTE以门静脉血栓居多,占73.7%3.与诊断肿瘤同时发生的VTE占56.9%(263/462),诊断后3个月内发生的占24.3%(112/462),诊断后3-6个月及诊断后6个月分别占5.6%(26/462)、11.5%(53/462),此外,有8例(1.7%,8/462)在诊断前发生VTE。4.化疗与非化疗患者的Khorana风险评分存在差异;化疗患者以中高危组较多,而非化疗患者低危组较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回顾的462例肿瘤合并VTE患者中,确诊恶性肿瘤后均没有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结论:1.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以男性居多,40-60岁为高发年龄段。2.肝癌合并VTE发生率高;发生血栓的部位以下肢静脉居多;确诊肿瘤3个月内为VTE的高发时间窗,有少数肿瘤患者以血栓为首发症状。3.化疗可增加肿瘤患者VTE发生的风险,应常规进行Khorana风险评分,并尽早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目的观察京万红软膏用于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从第1次
目的探讨Apigenin/GCV对体外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的杀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对含有导入pcDNA3-TK质粒的C6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通过MTT法、TUNEL实验法及光镜技术检测GCV/Apige
目的介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26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按Ruedi和Allgow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8例。结果采用Mazur评分
宗周将乐教融入礼制、礼俗,发挥了教化万民、亲和上下、美善风俗、谐和社会、稳固政治的有效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乐废弛、纲纪解纽,乐教同它所驻存的文化母体即制度一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明确提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
目的: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与血小板的激活存在着密切联系,恶性肿瘤激活血小板触发一系列凝血反应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进而形成栓塞,亦或是血小板自身因素的激活导致血液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38例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治疗。结果经抗凝、扩血管、改善循环治疗2周,3
目的观察恢刺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恢刺配合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CT及MR特征,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资料,年龄32~77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