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以来,我国相继不断地将城镇化视为国家建设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结构由“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和局面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体现在发展服务业上。陕西省是地处我国西部的典型省份之一,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发展较我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但是近些年陕西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服务业比重逐年有所提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研究陕西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为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陕西省2006—2015年城镇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诺瑟姆S型曲线、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和配第·克拉克定律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城镇化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单一指标对二者的反馈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通过德尔菲法选取了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差距)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科教水平、消费能力、开放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作用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方向及大小进行测度。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陕西省而言,城镇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城镇化是服务业变动的原因,城镇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要比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2)陕西省城镇化与服务业之间具有着内生性,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模型的系数及变量的显著性结果显示,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效应并不明显,但城镇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却具有明显的推进效应。另外,二者各自的影响因素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工业化程度和城乡差距对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具有负效应;消费能力、专业化程度和开放程度都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正向关系,而科教水平则呈现出负向效应。(3)从陕西省城镇化影响因素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作用程度上看,工业化程度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城乡差距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并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据此,本文建议政府正确处理城镇化与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本研究的结论及建议对政府了解陕西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现状、制定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