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燕麦与箭筈豌豆生理特性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buyaodi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为探究复合型微生物菌肥(以下称生物菌肥)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采用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燕麦(Y)、箭筈豌豆(W)为试材,设A生物菌肥(100kg/亩)、B生物菌肥(100kg/亩)+化肥(尿素20kg/亩、磷酸二铵20kg/亩)混施、C化肥(尿素20kg/亩、磷酸二铵20kg/亩)三个处理,研究Y和W在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生理特性以及生物产量变化规律,同时对土壤速效养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在盐碱条件下,两种作物主根生长均受到抑制,主要通过侧根的形态改变来适应盐碱胁迫。其中,B处理较C处理更有利于作物通过侧根分叉数目、根尖数及根尖长度的增加来适应盐碱环境。Y和W的根冠比随生育时期的进程均呈下降趋势。从60d开始,根体积、根表面积减少,根长增加。在75d时,两种作物B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C处理。2、生物菌肥对作物叶片SPAD值的提高有促进效应。盆栽试验中,BY和BW的SPAD值增加的幅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有所差异,但总体上表现为B处理最优。在75d时,BY的Ci较CY降低16.03%,BW较CW降低10.41%;60d时,BY的Tr较CY增加16.67%,AW较CW增加285.83%;Y的Gs和Pn在45d时达到最大值。田间试验中,75d时,BY的SPAD值较CY增加9.30%,BW较CW增加11.33%;两种作物的Ci、Tr、Pn和Gs大体上均为B处理最优。在75d时,BY的Ci较CY增加5.36%,BW较CW增加6.19%。3、生物菌肥能改善盆栽及田间试验中燕麦和豌豆耐盐碱胁迫的机能,缓解盐碱胁迫对作物造成的伤害,降低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促进可溶性蛋白的运转,减少由于盐碱胁迫所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膜系统造成的伤害,保持膜系统的稳定性。尤其B效果最优。4、生物菌肥增加了土壤养分,降低了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在盆栽试验中,BY和BW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各生育时期均高于对照。Y的碱解氮在15d、45d-75d表现为B>A>C,W的碱解氮在15d、45d、60d、75d均为B处理最高。60d和75d时Y、W的速效磷B较C分别提高21.28%、7.33%;36.70%、28.84%。Y的速效钾在30-75d表现为B>A>C。田间试验中,0-20cm土壤有机质BY较CY显著增加18.82%;碱解氮BY较CY显著增加24.27%;速效磷BW较CW显著增加22.73%;Y和W的速效钾B较C分别显著增加15.65%、17.70%;pH值BY较CY下降2.89%;20-40cm土壤有机质BW较CW增加8.70%;碱解氮BY较CY增加13.04%;速效磷BY较CY增加10.13%;电导率BW较CW显著降低32.78%。5、不同施肥处理下,作物的生物产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燕麦与箭筈豌豆以B处理的生物产量最高,A处理次之,在75d时,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的B处理较燕麦、箭筈豌豆C处理分别高出4.00%、8.40%;8.07%、27.26%。本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可以在盐碱土中广泛使用,与化肥混施的B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盐碱土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
其他文献
The Helanshan tectonic belt i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Ordos Basin,and separates the Alxa(or Yinshan)Massif to the west from the Ordos block to the east.Tria
为利用中间偃麦草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通过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育成一批兼抗我国黄淮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的新品系和新材料。抗性评价结
<正>原来是改革的产物,后来是持续改革的推动者,如今却成为被改革的对象。这就是农信社省联社,近十年来走过的发展轨迹。伴随农信社资产2015年底突破25.81万亿元,超过"宇宙第
目的分析息风降压汤在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卡托普利治疗,
随着矿山测量难度的增加,全站仪和贯通误差预计的作用日益突出。简单介绍了二者的定义,然后结合实例制订了一套测量方案,最后对二者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