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活的开始代表着学生初步脱离家庭的保护,要在没有他人陪伴的情况下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关于人际交往方面。许多研究都表明,家庭功能对人际适应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功能水平越高则人际适应越好,但是关于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结论尚不明了。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控两个变量引入其中,试图通过建立四个变量之间的模型得到它们之间确切的关系,揭示家庭功能对人际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人际适应问题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采用随机分层抽取的方法在黑龙江两个城市共发放了800份问卷,经过筛选,有效问卷共630份。分别采用了家庭功能问卷(FACES III)、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RES)、自我调控问卷、中国大学生人际适应量表(CCSAS)测查了被试的家庭功能水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自我调控水平、人际关系适应水平。运用SPSS21.0、AMOS17.0、MPLUS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每一个量表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家庭功能除了在学科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班干部、、年级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人际适应除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班干部、学科类别、年级水平上都具有显著差异;(3)家庭功能总分及其各维度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自我调控、人际适应及它们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四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大学生中家庭功能水平越高,相应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自我调控、人际适应水平越高;(4)家庭功能、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适应三者间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说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人际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5)家庭功能、自我调控、人际适应三者间调节效应模型拟合良好,说明自我调控在家庭功能对人际适应的直接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6)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自我调控、人际适应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拟合非常良好,说明家庭功能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适应,同时又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对大学生人际适应产生着间接的影响。而自我调控这一调节变量即调节了家庭功能对人际适应的直接作用,又调节了中介效应,通过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它不仅单独对中介路径的前半路径、后半路径进行了调节,还同时对前后路径进行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