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逐年提高。目前,盆底补片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国内市场对盆底补片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国内对盆底补片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市场被进口补片垄断;进口补片价格昂贵,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盆底补片在我国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盆底补片国产化已刻不容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聚丙烯(PP)盆底补片及复合补片。PP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本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工作:一、与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合作,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直径0.1mm PP单丝,与进口的同细度PP单丝比较,测试分析了单丝直径、表面形态、热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及细胞毒性。二、分析了适合作为盆底补片结构的少梳栉经编组织结构;设计了三梳带空穿网眼和编链加衬纬两种经编结构为盆底补片的组织结构;确定了两种结构盆底补片的上机工艺参数,并制备了补片试样。三、以热定型时间和温度为变量,探讨热定型工艺参数的变化对PP盆底补片面密度、厚度、孔隙率基本参数及顶破强力、拉伸断裂强力、缝线拉脱强力和弯曲刚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选出较佳热定型工艺参数为温度130℃、时间15min。四、采用静电纺技术制备PP/PLA盆底复合补片,首先研究、优选静电纺PLA纤维的纺丝电压、极距和挤出速度等工艺参数;以两种PP盆底补片作为静电纺PLA纤维的接收装置,制备PP/PLA盆底复合补片;评价了 PP/PLA盆底复合补片的结合力,测试分析了两种盆底复合补片上的PLA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孔径、亲水性、断裂强度等基本性能。本课题研究了 PP盆底补片的制备和性能,并对静电纺技术应用于制备盆底复合补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研究成果为我国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盆底补片产品提供了参考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