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质量分析及其木脂素类成分药动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药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五味子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其药理功效要高于南五味子,质量评价方法和药动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北五味子中的活性成分--木脂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HPLC)分析方法,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和制剂糖克软胶囊的质量评价方法。 大体积进样技术是一种提高痕量成分检测灵敏度的气相进样技术,一般用于农药残留、环境检测。将该技术运用于中药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采用大体积进样气质联用技术建立了大鼠血浆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多种木脂素类成分的药动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北五味子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北五味子指纹图谱和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四种木脂素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HPLC综合质量分析方法。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应用HPLC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可有效鉴别南、北五味子药材。 (2)糖克软胶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糖克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五种木脂素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为糖克软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3)大鼠血浆中多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首次研究建立了大体积进样气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用于糖克软胶囊药动学研究.采用程序升温气化大体积进样技术,大大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方法灵敏度.血浆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和当归酰戈米辛H的检测限分别为:0.855、0.473、2.10、和1.81ng·mL-1,方法简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药动学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和当归酰戈米辛H的吸收、消除过程相对较快,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3.3±1.9和3.3±1.5h,平均半衰期分别为:1.2±0.06和1.70±0.16h;个别大鼠五味子醇甲和当归酰戈米辛H的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吸收、消除过程则相对较慢,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5.0±1.1和5.5±0.5h,平均半衰期分别为:3.28±0.58和4.82±0.55h.
其他文献
目的:ZSTK474是一种泛PI3K抑制剂,可抑制Ⅰ型PI3K的四种不同亚型。在前期实验中发现,ZSTK474对39种人体癌细胞系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深入研究了其诱导人体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阻滞和自噬等的活性及作用机理,同时还考察了ZSTK474所诱导的自噬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法:1.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ZSTK474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
舆论监督是社会调控的重要力量,2005年9月发生的“肖传国事件”中舆论监督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舆论监督对象对舆论监督的制约亦颇大,从而导致舆论监督行使困难。本文结合“肖
目的:探讨在肝损伤早期,酒精和HBV协同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同时观察拉米夫定和水飞蓟素对早期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分子水平探讨二者对纤维化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50只HBV转基因小鼠和20只普通小鼠,予以1周的适应性喂养。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动物分组,分组一:20只转基因小鼠和20只普通小鼠,各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普通小鼠对照组和转基因小鼠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5 ml/kg,每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