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不同种质来源人参的差异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是人参的道地药材产区,业界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人参进行了长期深入的努力和研究。也正因人参种质资源繁杂,栽培方式各异,对于新品种人参前景及品质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为了优化种质资源、提高产量、扩宽市场前景,实验首次采用日光温室规模栽培模式的人参,该模式因其固有的墙体外包结构,有着显著优于传统农田栽参的种质保护作用,每个日光温室各自独立,能够进行有效的花粉隔离,因而对种质、种源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存在日光温室栽培模式对人参植物体各项指标是否有负面影响的疑问,本文选取了该地区栽培的6种不同种质来源的人参,对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生理指标、种子特性、遗传多样性、人参皂苷及氨基酸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测定,以期对日光温室栽培人参的模式进行初步评价并对新品系人参的栽培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对首次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模式的6种不同种质来源人参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遗传学相关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种源的系统聚类分析,为吉林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人参的群体选择、单株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出结论:在该地区进行育种群体选择时,地上部分应在保证总叶面积较大的前提下,提高茎粗植株的选择,地下部分则应在选择主根较长植株的同时,提高主根粗植株的选择;而在各品系优质单株的选择中,野参I、II呈现出较高的育种值和遗传增益,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且适宜日光温室栽培模式。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六种不同种质来源的日光温室栽培人参的SOD、POD、CAT、MDA及叶绿素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种质日光温室栽参品系间差异较大、品系内差异较小。两种野参品系活性最高,但标准差较大;林下参品系活性较高,标准差较小;园参品系活性最低,且标准差小。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种质日光温室栽参的生理指标差异显著,野参品系各项酶活性指标均超越其他种质品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具有应用于新环境、新栽培模式的生理基础。3.实验对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6种不同种质来源人参的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进行测定与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种质日光温室栽参品系间差异较大、品系内差异较小。从生理指标及醇溶蛋白来看,野参II的抗逆性较强、蛋白含量较高,但存在裂口率、胚率及种子生活力较低的问题。实验测得的各项数据均呈现较高且稳定的态势,表明供试种质较适宜日光温室栽培模式。4.实验对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6种不同种质来源人参进行DNA的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种质来源的人参中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及部分共有的遗传基础。野参II显示出了较其他品系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品系亲缘关系较远;野参I与林下参II以及两个园参品系亲缘关系较近,两个园参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而林下参II与马牙品系遗传距离较远,且有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实验中根据凝胶电泳图谱得出的聚类分析图与实验1中数量遗传学所推导出的聚类分析图拟合度较一致。5.实验对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6种不同种质来源的4年生人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20种单体皂苷的提取测定,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16种人参氨基酸含量的进行测定。从20种单体皂苷的测定结果可见,供试人参均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其中,野参I的皂苷总加和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系,野参II总皂苷含量仅次于野参I,林下参品系和园参品系多数皂苷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呈现林下参品系>园参品系的趋势。皂苷含量的数值表明,该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人参的模式较为合理,且野参品系有较高的数值表现,具备深入研究与推广的价值。从16种氨基酸的测定结果可见,各品系的氨基酸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野参I>野参II>林下参II>林下参I>园参II>园参I。林下参品系与园参品系总加和值的差异并不显著。野参I多数氨基酸含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总加和值也显著优于其他品系,具备了推进人参药食同源产品化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和公路养护维修问题的日益突出,降噪型超薄层罩面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交通噪声的改善和公路养护维修具有的极大的效用。降噪型超薄层罩面具有修复沉陷、裂缝等较明显的路表病害、很大程度上降低车辆与路表之间产的噪音等优势,由于降噪的需要,超薄层罩面所需的混合料的空隙率应该足够大,但在多雨的季节,雨水不断冲刷着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使得沥青膜越来越稀薄,降低了沥青与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当前,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我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更是全面建成
采用内交叉指型微反应器连续合成UiO-66材料.连续微通道法强化了物料之间的混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晶体产物呈六面体形,粒径在100nm以下.考察了温度、总进料流量和停留时间
触觉再现是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触觉再现技术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媒体终端在教育、娱乐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触觉再现技术,用户可以感知视觉对象表面形状、纹理及粗糙度等触觉特征,丰富了用户的交互体验。触觉反馈渲染可以将视觉对象的触觉特征转化为力触觉信息,是触觉再现技术实现的关键。基于裸指的触觉再现技术因其更加符合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性而备受关注,目前应用在多媒体终端
一、调查情况2016年7月16日,我县黄河故道砀山至丰县公路桥西侧的一块养殖水面鱼类出现大量死亡。笔者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看到水面上漂着大量死鱼,死鱼规格多在1~3千克
税收是重要的政策工具,是指国家按照法律规定,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强制地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直接体现了国家经济水平;税收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多元化,纳税人需求的个性化,即增加了税务征收管理的强度,也增大了税收风险管理的难度。随着行政审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