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人们对休闲娱乐以及社交活动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广场作为承载城市居民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应当注重人的参与性,只有这样的城市广场才是人性化的。本文以人性化思想在杭州地区城市广场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个案调查法、统计调查法等多种手段作为研究方法,找出了人性化在城市广场中的发展脉络,并以人们的环境行为心理和人居环境科学为切入点,对杭州市六个城市广场的人性化方面进行了实地拍照考察、问卷发放、数据统计、行为注记记录等多种方式的调研,找出了每个广场存在的人性化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通过总结发现了个案中吴山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相对而言西城广场、运河广场和庆春广场满意度稍差,找出了杭州市城市广场应当保留的现实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杭州市城市广场设计提出了人性化的建议,并寻求了其在设计方法上的普适意义。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广场应当在城市中形成体系,作为城市的区域中心带动城市规划的有序进行;应当控制规模,避免10公顷以上的超大型广场出现,造成对国土资源的浪费;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与城市的总体环境融为一体;应当具有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给市民和游客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应当加强植物绿化的层次感和遮荫效果,帮助广场形成微气候,体现种植的生态与艺术效果,形成城市“绿肺”;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强调低碳与节能,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应当配有完善的环境设施,提升城市广场的品质,同时要特别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布置,充分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应当注重地域文化的引入和对历史文脉的挖掘,创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城市广场,营造广场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最后应当注重施工质量的监督,确保设计思想的实际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