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思想在现代城市广场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yili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人们对休闲娱乐以及社交活动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广场作为承载城市居民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应当注重人的参与性,只有这样的城市广场才是人性化的。本文以人性化思想在杭州地区城市广场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个案调查法、统计调查法等多种手段作为研究方法,找出了人性化在城市广场中的发展脉络,并以人们的环境行为心理和人居环境科学为切入点,对杭州市六个城市广场的人性化方面进行了实地拍照考察、问卷发放、数据统计、行为注记记录等多种方式的调研,找出了每个广场存在的人性化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通过总结发现了个案中吴山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相对而言西城广场、运河广场和庆春广场满意度稍差,找出了杭州市城市广场应当保留的现实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杭州市城市广场设计提出了人性化的建议,并寻求了其在设计方法上的普适意义。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广场应当在城市中形成体系,作为城市的区域中心带动城市规划的有序进行;应当控制规模,避免10公顷以上的超大型广场出现,造成对国土资源的浪费;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与城市的总体环境融为一体;应当具有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给市民和游客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应当加强植物绿化的层次感和遮荫效果,帮助广场形成微气候,体现种植的生态与艺术效果,形成城市“绿肺”;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强调低碳与节能,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应当配有完善的环境设施,提升城市广场的品质,同时要特别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布置,充分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应当注重地域文化的引入和对历史文脉的挖掘,创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城市广场,营造广场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最后应当注重施工质量的监督,确保设计思想的实际体现。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影响了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流动,对农村的社会结构、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近二十年,作为家族兴旺象征的住屋,肩负了农民对城市富裕
学位
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目前,重庆已进入“二环时代”,这必将促进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开展,山地规模住区也将大量涌现。山地规模住区户外交
医院建筑作为一种技术含量高、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关系着人类生存繁衍、维护健康、抵抗疾病以及经历生命的全过程。随着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和我国医疗改革的又一步推进,大型医院
“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不同于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点,它将农村自然、人文景观进行融合,为都市人提供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乐趣的场所,具有鲜明的乡土旅
材料一直蕴含着地域性内涵。材料的地域性表达应以材料自身属性与地域性的关联为基础,并由此形成地域性特征的具体呈现。本文突破以往认为材料的地域性表达即“本土材料的运
城市高架桥是现代城市在有限道路用地内解决拥堵的必然产物,它给城市交通带来畅达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经济、景观等负面影响并衍生出一定的桥下消极空间。桥阴绿地是缓解这
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湖泊众多,河网密布,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大大小小的商业集镇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地域优势繁荣发展起来,也产生了富有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城市化的时代,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正不断推动城市功能、社会、环境、生态、交通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城市设计已成为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环境,提高城市的
社区体育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物质载体,对于提升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