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日益凸出,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因超量排放氮、磷元素而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直接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在全世界范围内,新的污水排放标准中对氮、磷元素的含量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这要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方面开发出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试验采用厌氧-好氧(AO)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研究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技术。对工艺的运行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试验条件下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最佳运行工况,总结各控制参数对AO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处理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AO工艺系统中,进水C:N:P比值为47:6:1时,控制DO为0.50.8mg/L,HRT为911h,内回流比约为1.5,SRT控制在16d,PH控制在77.5,温度为25℃左右时。AO系统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反硝化除磷,对氨氮、TN、TP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8.70%、92.68%、95.84%。单位污泥脱氮能力(QTN、VTN)达到最强,分别能达到14.33×10-3mg/(LmgMLVSS)、1.43×10-3mg/(LmgMLVSSh);与此同时,单位污泥除磷能力(QTP、VTP)此时表现较强分别为1.55×10-3mg/(LmgMLVSS)、0.15×10-3mg/(LmgMLVSSh)。最优工况运行下,有计划地改变DO、COD、HRT、SRT、PH、温度控制参数之一,研究各个运行参数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1.曝气区DO浓度在0.9~2.0mg/L范围内变化时,会破坏系统的反硝化效果,脱氮能力降低。曝气区DO浓度在0.3~0.5mg/L范围内变化时导致系统硝化不足,降低脱氮除磷的效果。○2.当C:N:P比值为67:6:1时,氨氮出水较高,TN去除率低,易出现二次释磷;当C:N:P比值为21:6:1时,系统反硝化效果不明显,除磷率低。○3.当HRT在8h16h内变化时,TN的去除率随之增加,可达到极限95%;HRT在7h9h,1117h范围内除磷的效果不及在9h11h范围内时95.84%效果良好。○4.当pH值为6.37.0时,系统出水中硝氮、氨氮含量较高,系统脱氮以及除磷都受到抑制。当pH处于78.5时,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较强,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随PH的升高而变好。○5.SRT在12d22d时,随着泥龄增加,TN去除率上升,而TP去除率下降。○6.在10℃18℃情况下,低温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差,系统的硝化能力下降,反硝化受到限制。同时厌氧释磷量减少,聚磷菌,DPB的除磷能力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