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视角下英语经济新闻中的概念隐喻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格。1980年,Lakoff和Johnson共同发表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本书强调了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解释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人类的隐喻认知结构是人类的语言,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一著作问世后,隐喻研究进入新的认知时代。从此以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1994年,我国学者林书武将隐喻研究引进国内。我国学者在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还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补充,完善。象似性与隐喻一样,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二者之间是有共同点的。者都以相似性为基础,都是映射的过程。但是二者又不完全相同:象似性可以激活隐喻的基础——意象图式。隐喻与象似性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隐喻与象似性也越来越用于经济类语篇中。本文从概念隐喻的三类,即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的角度出发,对英汉经济新闻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研究,并从象似性角度叙述了其作用机制。经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总体研究后,通过个案对经济新闻中的概念隐喻的映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解释说明如何从象似性角度来理解来源域的概念到目标域的映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经济新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构造了经济领域中大量的抽象概念。其中,空I间隐喻,本体隐喻以及结构隐喻为最常见的三类隐喻。2.隐喻与象似性都以相似性为基础,都是映射过程。从象似性角度来解释英语经济新闻中的隐喻,有助于解释抽象概念的形成以及加深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理解。总之,英语经济新闻中的抽象经济概念主要是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概念得以理解的。这些抽象经济概念是以现实世界的具体概念为源泉的,二者从不同角度存在着有理据的相似性。3.从源域到目标域,或从一个人们熟悉的概念域到另一个抽象的经济领域的映射过程中,意象图式被激活,于是复杂抽象的经济领域概念被理解了。
其他文献
根据梅州客家文献的概况和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的状况, 论述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对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的历史价值、 体验价值、 教育价值和营销价值, 从而进一步给出
以草莓品种石莓7号茎尖为外植体,添加不同生长素的MS培养基,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草莓茎尖在MS+BA 1.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能很好地诱导不定芽形成,诱导率
针对学界使用"海洋文学"的随意性,论文甄别了"涉海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差异,重新界定了"海洋文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开展被遮蔽了的中国现代海洋文学的研究。现代作家将心魂
介绍了利用超短脉冲电源进行微细电解加工实验的原理与装置,分析了影响微细电解加工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影响趋势。并研究了微细电极的在线制作,发现采用铜锌合金材料可以很容易
法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囊括了语言、文学和文化三大研究分支,相关研究涵盖了法国文学、法国文化、语言学、教学法、笔译与口译等。自20世纪50年代初
文章结合《年青的时候》这篇张爱玲的小说汉译英的翻译实例,说明了英汉语句差异以及汉语长句的英译技巧。英汉语句差异主要包括: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语句是树干型,汉
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具体体现。梳理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制度的演进概况,探寻其发展规律,汲取其中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占有制度的精华,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
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校将泥塑校本课程与小学作文教学相融合进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做了思想浸润
央行日前发布公告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