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f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80例PHC、65例肝硬化、54例慢性肝炎患者、50名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含量,采用ECL法测定AFP,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析GP73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1. PHC患者GP73表达282.0(163.6~366.7)μg/L高于肝硬化患者211.8(107.5~295.7)μg/L,慢性肝炎患者100.3(61.8~191.3)μg/L及健康者58.3(43.4~83.6)μg/L(P<0.01)。  2. GP73诊断PHC的敏感度[82.5%(66/80)高于AFP[66.3%(53/80),P<0.05];其特异度[63.3%(107/169)]低于AFP[88.7%(150/169),P<0.05]。二者联合的敏感度为90%,较AFP的敏感度66.3%升高。  3.诊断早期PHC,GP73的敏感度72.5%(29/40)高于AFP[50.0%(20/40),P<0.05];其特异度70.4%(81/115)低于AFP[95.7%(110/115),P<0.05]。  4.诊断AFP阴性PHC,GP73的敏感度为[81.5%(22/27)]。  5.早期PHC患者Child C组GP73浓度365.2(351.8~370.8)μg/L高于Child B组310.6(183.3~380.1)μg/L和Child A组176.6(109.0~241.5)μg/L,P=0.002;肝硬化患者Child B组GP73表达307.3(139.1~397.7)μg/L高于Child A组176.6(109.0~241.5),P>0.0083。GP73浓度与ALT、AST呈正相关,与ABL、A/G负相关,与AFP、TBLB、DBLB、IBLB、GGT无相关。  6.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血清GP73与肝硬化、血管浸润及肿瘤分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7,0.29,0.27, P均<0.05),与性别、年龄、AFP>13.4μg/L、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无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0.13,0.10,0.03,0.18,0.04, P均>0.05)。  结论: GP73与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上具有互补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的阳性率,有效避免PHC漏检病例。GP73诊断早期肝癌和AFP阴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敏感度。GP73升高可能与肝细胞的破坏、肿瘤负荷和侵袭性有关,但其生物学特性尚需要更多的实验和临床数据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其发生率在颅内肿瘤中位列第三。大部分垂体腺瘤为良性、非侵袭性肿瘤。他们局限在蝶鞍内生长或者部分发展到蝶鞍外,挤压周围结构如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