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2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开始实施,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单独列出“培育私募市场”,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发展私募投资基金。随着政策完全放开,私募基金不仅具备合法身份,而且能通过备案发行产品,不再需要信托的渠道,私募基金步入高速发展期。截止2014年8月,备案制度实施不满8个月,备案私募产品就达1000只。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就有1301只私募基金发行。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放开,私募基金发展非常迅猛。因而对私募基金的投资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研究私募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选股能力是挑选估值水平会是上升或者价值被市场低低估的股票的能力,并且依靠持续地挖掘这些股票从而提升基金业绩。择时能力是动态配置资产的能力,预测市场即将下跌,卖掉即将贬值资产,配置债券、同业存款等固定收益投资品种,获取稳定的业绩提升,预测市场即将上升,配置股价弹性高的股票,使得基金业绩在市场上涨中获得超越市场整体的提升。研究方法上,本文从传统T-M-FF3模型出发,考虑到公共信息的变化会影响到选股择时能力的测量,引入市场人气度因子来反应公共信息的变化,构建基于公共信息变量的修正T-M-FF3模型,对2008年1月1日到2013年5月17日期间,具有代表性的私募基金样本进行选股择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私募基金以择时能力为主,选股能力为辅。同时,私募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有一定负相关的关系,私募基金很难同时具备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通过对T-M模型增加控制变量,修正后的模型整体上拟合度明显提升,模型的解释力更强了。同时,根据选股择时能力差异进行分组后的业绩比较发现,选股能力显著的组别业绩最好,其次是择时能力显著的组,不具备选股择时能力的组业绩最差。通过对私募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提出一些促进私募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①私募基金具备良好的运营体制和激励机制,是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因此,在新《证券法》制定中,给与私募基金合法身份,促进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②私募基金具备优秀的选股择时能力,应当给与私募基金平等的市场地位。③对私募基金进行更加完善的监管,借鉴公募基金的监管体系,让私募基金的运营更加阳光、透明、规范。四、丰富证券市场投资品种,优化交易机制,让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繁荣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