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了解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临床特点,并探索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影响因素,为急诊管理者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的信息,对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和>6小时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滞留时间大于6小时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对主要影响因素运用Kalpan-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患者分流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所有资料均选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抢救室共有患者11468例,抢救室滞留的中位数时间为11hh(3~23h),其中6525例(56.9%)滞留时间大于6h,其中3930例(34.3%)滞留时间6~24h,1606例(14.0%)滞留时间24~48h,600例(5.2%)滞留时间48~72h,389例(3.4%)滞留时间大于72h。   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月份、就诊时间段、性别、年龄、患者职业、户籍、节假日就诊、主诊科室、收入ICU、绿色通道、120送入、交通事故、离抢去向与滞留时间>6小时相关。   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诊科室、绿色通道、就诊时间段、收入ICU、交通事故、120送入、初步诊断个数、离抢去向、性别、节假日就诊、就诊月份是滞留时间>6小时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患者的年龄、职业、户籍不是影响患者滞留时间超过6小时的因素。   4、就诊时间是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7:00~23:59就诊的患者滞留时间大于6小时的危险性是8:00~16:59就诊的2.328倍。0:00-8:00就诊的患者滞留时间大于6小时的危险性是8:00~16:59就诊的3.091倍。   5、不同主诊科室是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滞留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急诊科、其它、心内科。   6、是否绿色通道送入也是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非绿色通道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危险性是绿色通道送入的9.17倍。   7、不同离抢去向是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滞留时间>6小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中直接住院和自动出院患者滞留率比急诊手术和好转出院患者滞留率高。   结论   该家医院危重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偏长,滞留时间超过6小时的比例偏高。影响的因素有主诊科室、绿色通道、就诊时间段、收入ICU、交通事故、120送入、初步诊断个数、离抢去向、性别、节假日就诊、就诊月份;须根据滞留时间>6小时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减少危重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滞留时间。
其他文献
宣传中国美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中国美食的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动力.在以往有关日译菜名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文本范围,缺少实例,没有从译者的角度
目的:  鼻咽癌是在中国南方地区高发的一种恶性的头颈部肿瘤,发病率排名位居全球第18位,其有地域集中性、发病原因复杂、发病隐匿、高度的转移和侵袭能力等显著特点,其发生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职的英语翻译教学就要注重模式的创新,从而和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将合作学习的模式与英语翻译教学相结合,就成为教学改革落实的重要举措
地理学科教学讲求真实性和实践性,所以在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理念再合适不过,农村高校地理资源丰富但硬件资源匮乏,所以教师就应该开动脑筋,尝试用更多体验式教学方法合理运
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还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命运.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我们每个个体拥有了好身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数学
阅读与写作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将二者有机联系到一起,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加以剖析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课堂老师喜欢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这样使得一些学生产生学习的困倦感甚至厌烦感,使得初中数学教育的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在这种情势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