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对美国出口额的逐年上升,美国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企业的两反调查,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每年的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涉案总金额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困扰最严重的国家。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国际贸易法院虽然不是完全独立的司法机关,却是国会监督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外贸领域法律的重要机构,国际贸易法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于行政机关的审查是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行政程序中失败后挽回损失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途径,从近年来国际贸易法院的判例可以看出,只要能够找准抗辩“切入点”,充分利用法律上的漏洞,合理运用程序规则所赋予的权利,可以大幅度降低终裁反倾销税率,减少美国反倾销程序对中国外贸产业的损害。笔者翻译并研究了2003年以来国际贸易法院网站上涉及中国的判例,并且结合从1789年以来美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相关的立法撰写此文,本文的研究路径主要是从中国企业面临的美国反倾销调查压力提出问题,对反倾销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得出的结论必须对中国企业有启发参考作用。本文运用反倾销法理论,研究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变化趋势,分析如何通过国际贸易法院进行司法救济,并阐述了司法救济应当从哪些“切入点”着手。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五个部分,三万七千余言,笔者虽无如椽巨笔,亦坚持点滴求实。第一部分:美国对华反倾销概述。这一部分概括地介绍了美国在近三十年来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的情况和变化趋势,美国对华反倾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辩证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也说明了中国面临越发严峻的反倾销形势。第二部分:国际贸易法院在反倾销救济中的作用。这一部分介绍国际贸易法院在反倾销救济中的制约性作用和保护性作用,国际贸易法院是双刃剑,既要制约行政权力,又要保护国家利益,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接下来研究哪些程序问题值得抗辩,哪些问题不用浪费力气。第三部分:在国际贸易法院诉讼程序中值得注意的抗辩“切入点”。这一部分阐述了在反倾销诉讼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抗辩,如前所述,国际贸易法院对国家利益有保护性作用,不合理的行政程序并不是一概否定,哪些错误应该否定存在一个法律的边界,笔者通过对“切入点”的研究试图界定这个边界的范围。第四部分: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司法救济的影响,本章分析了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反倾销救济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单纯探讨中国是否应该具有市场经济地位价值不大,但是如果能够通过这些不利影响指引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回避某些问题以避免陷入不利的诉讼地位确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第五部分:国际贸易法院判例对于司法救济的启示。这部分总结了笔者在分析案例时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具体案例中如何操作能够获得最佳效果,同时提出了一些前人没有关注的问题,比如法官的背景对反倾销救济的不利影响和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