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设计源于西方的工业社会,最早起步于对欧洲的学习,当中国对西式设计的抄袭蜂拥而至的时候,真正意义的中式设计概念已经模糊不清。当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态正面临着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挑战,人们在热衷于现代建筑的同时,传统建筑文化似乎在逐渐从我们身边消退。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同时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学风的回溯,人们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但复制传统和因循守旧不是出路,如何传承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同时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关注中国本土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发展是本文的焦点,也将此作为出发点,从而探析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形态的诸多现象。建筑是一种艺术形态,建筑形态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品位,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意识、经济基础、民族心理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元素的碰撞一直是中国建筑界一个长久的话题。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现代设计以及设计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与西方设计发达国家的专业交流日益频繁,西方设计文化元素难免影响到中国设计专业的多个领域。随着国外建筑文化的入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受民族文化深刻浸润的中国本土建筑艺术逐渐受到了国外“舶来品”的影响,当代中国的传统设计思路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将传统的优势与世界当今的领军思想结合起来,成就未来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否则只能是别人的复制品,而缺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若不认真解读西方文化,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抄袭,势必导致文化认知上的错位,使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方向模糊不清。于是,重推当代“新中式”建筑艺术已经成了建筑学术界和媒体讨论的焦点,如今中国风的回溯和大量案例的不断涌现为当代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中式建筑的确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何在中式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寻找到结合点,使传统中式建筑艺术和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现代技术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探究和思考。因此,鉴于以上各种因素,也鉴于当代“新中式”设计现象在建筑方面表现的最为凸显,本论文锁定在建筑设计相关范畴对“新中式”设计风格现象进行探索性的分析和论述,力图将我国的建筑文化背景和当代西方先进技术理念相结合,浅析当代“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发展的由来、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以具体案例为出发点进行佐证,对“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现象及矛盾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和探讨,并提出应避免的误区和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