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文本作为日常交际的功能性文本,通常有比较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文本规范。当实用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便成为译入语中各类语篇的一员,必须受控于目的语中同类体裁的文本规范。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属于同一类体裁的文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文本规范,这也给实用文本的翻译带来了难题:传统的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译文往往不符合目的语同类体裁的文本规范,译文无法在目的语中重现原文的交际效果。因此翻译实用文本时,研究目的语中平行文本的文本惯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体裁分析关注的正是语篇的形式、内容与所行使的功能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为实用文本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语言的使用都是有语境的,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体裁分析中,分别与语篇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和实现形式相对应。实用文本的范围十分广泛,不能逐个进行研究。本文选取求职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互为平行文本的10篇英文求职信以及10中文求职信进行体裁分析。本文采用体裁分析ESP学派的理论框架分析两组平行文本在纲要式结构的异同,采用体裁分析澳大利亚系统功能学派的理论框架分析语言体现样式方面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作者指出在翻译求职信时,不是简单得以忠实为标准而应注重如何灵活地调整原文纲要式结构和语言体现样式以符合目的语同类体裁的文本惯例,以更好的服务于其交际目的。除了对于求职信的研究,本文还选取了其他的常见的实用文本进行定性的体裁分析,探讨在翻译实用文本时如何借鉴平行文本产出符合目的语体裁规范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