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D-二聚体与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伤后D-二聚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动态D-二聚体”与创伤患者DVT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的下肢骨折且行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280例。于患者入院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动态D-二聚体监测;术前术后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并以下肢静脉超声的结果作为DVT的诊断标准;于术后一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  1、全部280例成人下肢骨折患者中,术前DVT患者20例,发病率为7.35%;总体DVT47例,总体DVT发病率为16.79%。血栓患者平均年龄为70.87±11.09岁,非血栓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82±20.99岁。  2、创伤后D-二聚体会急剧升高,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血栓和非血栓患者分别于第4天和第3天降至最低,降至最低后呈稳定状态术后D-二聚体在术后急剧升高后呈现下降趋势,血栓和非血栓患者分别于第6天和第4天降至最低,降至最低后呈稳定状态。  3、术前动态D-二聚体上升的患者发病率19.51%,动态D-二聚体持平的患者发病率为7.59%,动态D-二聚体下降的患者发病率为4.17%,P<0.05;术前动态D-二聚体上升的患者发病率41.17%,动态D-二聚体持平的患者发病率为16.84%,,动态D-二聚体下降的患者发病率为14.29%,P<0.05。  结论:  1、DVT是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骨折部位、患者年龄存在相关性。  2、创伤后单次D-二聚体对DVT诊断价值不高,创伤和手术D-二聚体会急剧升高,之后呈现下降趋势,非血栓患者降速高于血栓患者,之后呈稳定状态。  3、动态D-二聚体上升的患者DVT发病率高,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纸页定量和水分的控制质量 ,本文讨论了利用扫描仪的扫描数据对纸页定量和水分进行在线辨识的横向 (CD)算法和纵向 (MD)算法。针对水分所固有的非线性 ,水分模型 (EIMC)采用了自举算法 ;对于定量 ,利用其模型的线性 ,开发了一个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IBPAM) ,来辨识更复杂的纵向动态特性。两种算法都进行了仿真 ,结果表明 :从预测偏差的平方和及残数的空白度来看 ,二阶的ARMA模
天津市环湖医院针对自身信息化管理的孤岛现状,提出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和BSC方法等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通过实际应用,较
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优化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办法,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修订后,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及减值损
本文针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永久保留法、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四种观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务着重探讨了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减值测试法更可能
2019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
期刊
(一)贯彻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创新预算管理rn首先,高校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C大学目前已经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设立初衷在于对学校预算编制、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