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乐教和西方美育思想的比较研究,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强大生命力和意义价值,探究其内在文化理路和良性机制,以期达到乐教现代复兴问题的可能性。研究方法是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结合的观察;书面文献与社会现象比较的思考;古代思想与现代思想关系问题的研究等等,同时代入当代音乐教育实践的参与、体验和思考,体现“理论-实践”、“古代-现代”、“东方-西方”等双元的思考框架;以理论探索、现代实践、中国美育(乐教)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西安德音文化和南京尚古文化为代表,展开重建中华乐教实践活动的社会学调查,阐释其发生形态、传播时间、传播地域、思想特征、活动项目、课程结构、施教者和受教者等一系列问题,以期达到乐教具有新说的可行性。在此社会背景下,归纳总结当今音乐学家和教育学家们五种代表性的乐教呼吁:中间立场的乐教呼吁、中西合璧的乐教呼吁、强烈倾向的乐教呼吁、生态论的乐教呼吁、多元整合的乐教呼吁,与乐教现代复兴的实践形成相互对应关系。乐教复兴的思想和呼吁,是童心的养护和培育,根本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根观念”的认同;乐教复兴是人格和人性的培养,是“人的本质”的回归;乐教中的多学科综合方法,是现代的大教育综合理念更是与传统中的“和”的观念常相唱和。
认为:乐教现代复兴根本特质在于对“以人为价值中心”的思想回归;以“美学为理论基础”的认识皈依;以“综合为行为方式”的教育学认同。这里包含着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的隐性交汇。运用美学和哲学理论,综合教育论、实践美学、立美教育理论,给予当代乐教复兴的“形而上”基础和理论支持。进而讨论了乐教现代复兴牵涉到的五种关系:技术结构和审美内涵的关系,德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接受经典与个人创造的关系,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和外来的关系。
本文的结论是乐教现代复兴的出路在于真正的美育民族化。21世纪的音乐教育将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是立美和审美的统一。将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现代乐教体系。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等等都会有整体性的改进和变革。乐教的现代复兴会从学校教育开始,带动家庭教育再社会教育,创造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目前,乐教现代复兴实践中还存在困难和问题,理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建设,提出一定意义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有所提高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