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质量研究一直以来与人类发展观的演进息息相关,无论是早期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理念,还是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乃至中国现阶段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人类每一次对自身发展历程的反思与警醒都在生活质量研究过程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活质量研究由西方引入中国,并逐渐引起国内社会学、经济学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学者的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活质量理论视野和研究体系的日渐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更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江苏省正处在由全面实现小康到率先步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发展阶段,根据江苏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背景及人文发展环境,通过对其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不仅可为居民揭示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为制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四方面构建了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并且结合我国六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寻找江苏省所处的地位及不足之处,最后本文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江苏省13个城市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苏南较好、苏中较差、苏北落后,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趋势;从时间纵向上来看,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上逐年提高,但四个影响因素的发展存在波动特点,尤其是环境因素先升后降;在六大沿海发达地区中,江苏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势在于人口素质、社会建设,而在经济状况、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与广东、上海差距较大;最后本文从经济消费、公共建设、治理环境、科教文卫等方面提出改善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