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京杭大运河南端近现代工业发达的江南运河段沿线的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特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索该区域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目标与策略。 江南运河不是孤立的水道,而是四通八达的江南水运交通网的主干。江南运河沿线工业的发展是连续至今的过程。江南地区工业和城镇的发展与江南运河及江南水网息息相关,江南运河在古代、近代和现代都与工业发展有着互动关系。水系变迁、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三者交织在一起,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文化地理特征,也是界定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的重要标志和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 在此基础上,本文强调了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的城市价值,认为江南运河工业遗产是见证江南水乡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有机整体。对遗产的界定、构成结构、保存现状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业遗存的实例,从建筑、街区、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尺度进一步展示了运河工业和城市的关联,以及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的网络状结构。 工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导致了工业的遗产化,工业遗产在再利用上有着天然优势。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网以江南运河为主干,以相关水系为支线串连成一体,是江南地区工业和社会、经济一体化网络的缩影;任何对其部分的破坏都将降低其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故应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保护性再利用是保护与再利用结合,通过合理再利用来保护工业遗产的观念。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从保护水系入手,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精细化和多元化开发的策略,并强调了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长期性,最后列举了常用的改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