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两种类型中学(市重点中学、市普通中学)、四个年级(分别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823名中学生为被试,探索了中学生10种类型攻击性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
(1)《中学生攻击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可以调查中学生以下十个方面的攻击性:违反制度、语言攻击、身体攻击、恶意、自我攻击、缺乏自我控制、复仇、憎恨、疑心和易激惹。
(2)在中学生的总体攻击性和各个分维度上,年级的主效应都是显著的,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攻击性水平逐渐增强的趋势。除初二与高一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年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在重点中学中,各年级在总体攻击性及违反制度、恶意、自我攻击、憎恨、疑心、易激惹等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高中生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初中生,而高中和初中年级内部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普通中学中,在总体攻击性及各分维度上,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攻击性水平显著增强的规律。
(3)除自我攻击、憎恨和易激惹三个维度以外,在总体攻击性及其他各分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都是显著的。通过对不同性别中学生的攻击性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总体攻击性以及违反制度、语言攻击、身体攻击、恶意、缺乏自我控制、复仇、疑心各分维度上,男生的攻击性水平都显著高于女生。
(4)在违反制度、疑心两个维度上,学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重点校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校。在总体攻击性和其他各分维度上,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不显著。在初一、高一年级,重点校学生的总体攻击性及部分维度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校学生;在高二年级,普通校学生在部分维度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重点校学生;在初二年级,普通校学生自我攻击的水平显著高于重点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