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染色体细胞学标记的开发及其着丝粒DNA序列的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同时也是研究植物多倍化演化的模式材料。由于四倍体陆地棉染色体数目多(2n=52)且染色体长度较短,缺乏明显的表型区别,因此,难以开展染色体的识别与深入的核型分析。本研究通过筛选人工染色体BAC克隆,获得了一套位于异源四倍体陆地棉26条染色体不同臂的特异BAC。在此基础上,结合着丝粒特异的BAC 97G20和拟南芥端粒特异的序列标记,对陆地棉进行了染色体的精细识别。结果发现:最长染色体是A亚组的10号染色体,长度是3.51 μm(131.0Mb)占比是5.40%。最短的染色
其他文献
甲烷(CH4)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稻田是大气CH4最重要的人为源之一,其中我国稻田面积占全球稻田总面积的36%。水稻植株对稻田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三个过程的影响显著。不同品种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组成成分和含量均不同,导致品种间稻田土壤产CH4能力不同。水稻植株主要通过根系泌氧来影响CH4的氧化,根系氧化力强的品种稻田CH4排放量低,不同品种因通气组织孔径大小而显著影响根系泌氧能力。稻田土壤中的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