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相比,单分子聚合物胶束可以很好地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且具有适宜大规模合成,分子量上限高,官能团密度大、可相转变后仍维持其结构等优点,并且可以与pH值、温度、离子浓度等条件进行动态响应。本文以“grafting-from”的方法合成了以超支化大分子HPG为核、生物相容性的PCL为内核,水溶性高分子PEG为外壳的“Core-Shell-Corona”结构单分子聚合物胶束HPG-(PCL-b-PEG),并将其作为模板合成一系列无机纳米粒子并进行表征。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采用阴离子聚合法进行开环聚合以制备HPG。本实验以10%去质子化后的季戊四醇(PER)作为核,用以引发缩水甘油完成开环聚合,得到HPG。随后利用HPG的端羟基开环聚合ε-己内酯(ε-CL),通过控制投料比,合成了三种不同PCL链长的HPG-PCL。最后将上述HPG-PCL分别接枝上端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COOH),合成了三种不同PCL链长的单分子聚合物胶束HPG-(PCL-b-PEG)。针对上述产物分别进行了核磁氢谱、碳谱、红外、动态光散射等表征。⑵为了探究单分子聚合物胶束HPG-(PCL-b-PEG)作为模板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下所起的作用,我们分别通过原位还原、紫外光照还原、水热、溶剂热以及化学共沉淀法等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金、银、硫化铜以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通过SEM、TEM观测了上述纳米粒子的形貌,并且探讨了可能的形成机理。⑶测试了HPG-(PCL-b-PEG)在原位还原条件下所制备的纳米银的抑菌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商品化纳米银对于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800μg·mL-1,该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银仅需75μg·mL-1,且HPG-(PCL-b-PE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纳米银对PBS缓冲溶液中0.2 mol/L的双氧水具备电化学响应,相对于传统方法,其电化学修饰过程简便,利于大规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