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近年来出现在电影海报中不同的设计风格,文章确定以“本土化”为研究对象,并基于电影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等相关理论,力图从本土化设计风格在电影海报中的现象问题、形式问题、发展问题出发,对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本土化趋势予以研究,这对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伴随着电影海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者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与视觉观感的愉悦,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在当代中国电影海报中出现,引起众多消费者的关注。电影海报设计在带给我们视觉感染力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研究过程中,本土化形式问题在当代中国电影海报中根据表现、性质、风格进行归类研究。从影响视觉元素的图形、图案、文字、颜色等视觉符号出发,结合黄海、张渔、赵力设计师的经典作品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在电影海报中的设计运用,研究当代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本土化现象,以及画面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形式美学。本土化风格发展遇到的问题,由于国内设计师创新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数字技术、手绘再设计等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融入到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中国电影海报通过融入本土化的设计元素可以弥补缺失的自我风格。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创作,才能在世界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传统文化的重构根植于时代的发展,需要设计师挖掘传统艺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的本土化表现形式,给电影海报设计平添无限生机与活力。本土化风格的设计亦是传承,亦是创新。优点旨在将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发扬光大,从而增加电影海报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海报质量,更好地表现电影主题,更好地服务于受众。设计师有义务通过本土化风格的电影海报让世界对中国设计进一步改观,将设计元素的精华运用其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创造属于中国的设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