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环境瞬变对学习注意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uy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一系列新型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已经成为我国各地高校的研究热点。其中室内热环境作为智慧教室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也随着智慧教室建设的步伐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室内热环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热舒适感,并且还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心理和生理健康紧密相关。同时,合理的评价室内热环境对学习者注意力的影响也是建立室内热环境与学习者注意力定量关系的基础。因此,本文旨在以学习注意力评价为目标,研究当室内热环境发生瞬变时对学习者注意力的影响以及客观获取并量化学习者学习注意力状态。本文首先通过设计的实验方案,被试者在两个不同热舒适等级的实验环境下进行慕课在线学习,分别采集了两个工况的室内环境参数;使用脑电设备和多导生理仪同步采集被试者脑电、心电、皮电三种生理信号并填写简式简明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res-Short Form,POMS-SF)问卷。通过对试验中的POMS-SF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问卷的数据科学有效,可以用于本文研究。其次,对采集的脑电、心电、皮电三种生理信号分别进行预处理与特征提取,并分析了各生理参数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针对脑电信号,本文采用基于db4小波进行4层分解去噪,提取了脑电信号的2个非线性特征近似熵和能量;针对心电信号,采用db5小波进行6层尺度分解去噪,提取了心电信号的平均心率和R_R间期均值等4个特征;针对皮电信号,采用db2小波进行2层尺度分解去噪,分别提取了其标准差等4个线性特征。最后,本文分析了被试者脑电信号的近似熵和能量特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提取被试者的脑电信号的近似熵和能量特征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得出,在室内热环境发生瞬变后,随着学习者热舒适感的提升,其学习注意力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在200s左右时注意力水平开始发生跃变并趋向集中。最后本文以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脑电信号聚类的结果为标签,对提取的心电、皮电信号特征进行分类,探讨心电、皮电信号和学习注意力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后心电、皮电信号特征分类的平均正确率为89.47%,分类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从分类结果发现心电、皮电信号同样能够很好的对学习注意力进行分类评估。
其他文献
《往日时光》是围绕一个叫肖毅的知识分子展开的,1954年他从剑桥大学归国,他以优雅的绅士品格,对文学、音乐的热爱之心,对自由、民主的推崇,赢得了美丽女孩李之宜的爱情。他
话剧文学剧本《忏尽情禅空色相》以历史人物苏曼殊为原型,参照这一传奇僧人的独特经历,塑造了一个敏感、脆弱,怀抱理想而不断受挫,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又不愿妥协的孤独者形象
电影文学剧本《超速时光》讲述了生活在中下层的黄清和柳杏儿在短短的一年多里的奋斗经历、爱情的流变,并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黄清和柳杏儿因为父辈的变故而分散,多年后他们
全球性的生态问题频发导致各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加深,生态危机时代已经来临。文化的产生具有地域性差异,武陵山区的地域文化同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紧密联系。本地区山高
从80年代初起,承德地域内崛起了一个文学创作群体,他们以避暑山庄文化为背景,以清代尤其是清代前期的历史和大避暑山庄范畴(也就是承德地域内)的现当代社会生活为写作题材,形成了一
<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思乡是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母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表现。我们发现,思乡主题贯穿整个中国古
夏木斯·胡玛尔是哈萨克族作品产量较多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丰富,立意新颖,站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高度,重新审视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和命运。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哈萨克族文学
当代戏曲作品与我们传统的古典戏曲、地方戏有很多不同,这表现在戏剧理念及时代主题等方面,也体现在剧本创作的编剧技巧中。翻看当代戏曲作品,我们会发现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
“右派”自传体叙事文本是“右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1990年代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出版热。在这次“右派”文学热潮再次来袭之时,我们发现相比较于1990年代以前的“右派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回顾分析本院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