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聋中枢发病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性聋(presbycusis,PC)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感觉功能障碍之一。老年性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及言语识别能力的下降,特别在噪声环境下。老年性聋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可以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从而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我国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听力致残的首要原因是老年性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性聋患者的人数将会逐年增加。所以,深化研究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为老年性聋的有效防治和疗效监控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以往,耳蜗是老年性聋研究的重点,但是PC患者主要表现在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降低。而且,即使助听器补偿听力到正常范围后,PC患者言语识别能力的降低依然可以存在。这些都提示听觉皮层对声音信号的处理障碍。近期研究表明,PC不只是耳蜗病变的结果,更主要取决于中枢听觉系统的改变。但是,目前对老年性聋患者中枢听觉系统,特别是听觉皮层的研究较少。所以,PC的中枢发病机制未被完全阐明。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技术,我们无法研究老年性聋患者活体听觉皮层的代谢改变以及听觉神经通路的受损情况。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研究老年性聋提供了有力工具。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无创状态下对活体组织器官内代谢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新技术;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项可以检测活体脑白质完整性的磁共振新技术。因此,本研究将联合以上两种技术深化研究老年性聋的中枢发病机制,为诊断和治疗老年性聋提供影像学标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论文包括两个部分,摘要如下:第一部分:利用磁共振波谱检测老年性聋患者听觉皮层GABA含量的改变目的:γ-氨基丁酸(y-amino butyric acid,GABA)是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动物研究发现,老年性聋模型小鼠下丘、蜗神经核和听觉皮层的GABA能神经递质系统存在功能紊乱。但是,利用常规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无法准确检测人脑GABA含量。目前,一种新的磁共振波谱编辑技术——MEGA-PRESS序列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己成功在健康志愿者、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中检测了人脑GABA含量。因此,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将利用MEGA-PRESS序列检测老年性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听觉皮层的GABA含量,分析组间GABA含量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听觉皮层GABA含量与听学功能测试结果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招募16名老年性聋患者(5男/11女,平均年龄63.1±2.6岁,右利手)和20名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男/14女,平均年龄62.5 ±2.3岁,右利手)。应用纯音听力测试(0.125-8 KHZ)和声导抗测试评估所有受试者的听觉功能。利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EGA-PRESS扫描。感兴趣区以双侧颞横回(Heschl’s gyrus,HG)为中心,大小为40×30×30 mm3。结果:患者组的GAB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左侧听觉皮层感兴趣区:p =0.002;右侧听觉皮层感兴趣区:p=0.008)。患者组的GABA含量与PTA值呈明显负相关(r=-0.57,p=0.02)。健康对照组的GABA含量与PTA值也呈负相关,但没有统计学意义(r=-0.40,p=0.08)。所有受试者的GABA含量与PTA值呈明显负相关(r=-0.72,p<0.001)。结论:本部分研究发现老年性聋患者听觉皮层的GABA含量明显降低;而且,老年性聋患者听觉皮层的GABA含量与PTA值明显负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老年性聋患者中枢听觉系统存在GABA能神经传递的紊乱,GABA能神经递质系统有希望成为治疗老年性聋的一个潜在靶点。第二部分:利用基于体素分析的弥散张量成像检测老年性聋患者脑白质的改变目的:老年性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表现为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并伴言语识别率明显降低。近期研究者利用基于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分析方法——神经纤维示踪技术,发现老年性聋患者听觉通路的结构连接存在改变。但是,DTI神经纤维示踪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听觉通路的重建易被视觉通路所干扰,目前仍没有检验纤维重建结果的"金标准",尤其是用于检验纤维交叉区域的方法。其次,基于ROI的分析方法对于局部解剖结构变化的敏感性较低,尤其是这种变化仅发生于ROI的其中一部分区域时。因此,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在发现微细病变方面比基于ROI的分析方法更有优势。因此,本研究拟应用基于体素分析的扩散张量成像,在全脑探讨老年性聋患者白质完整性的改变。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招募15名老年性聋患者(5男/10女,平均年龄63.2 ± 2.6岁,右利手)和14名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男/8女,平均年龄62.4± 2.0岁,右利手)。应用纯音听力测试(0.125-8 KHZ)和声导抗测试评估所有受试者的听觉功能。利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通过正交变换计算出DTI数据每个像素点的描述参数,包括三个特征值与三个特征向量,以及FA、MD、DA和DR。应用diffeomap将目标图像配准至标准模板,然后对包括FA、MD、DA和DR几种类型的参数图像进行了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结果:相比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老年性聋患者右侧颞横回区域的DA值增加;右侧颞横回和左侧额下回区域的DR值增高;右侧额下回、右侧角回,以及右侧颞极、颞中回区域(属于听辐射区域)的FA值减低;右侧颞横回和左侧额下回区域的MD值增加。结论:本研究应用基于体素分析的扩散张量成像,揭示了老年性聋患者听觉功能区和语言功能区存在脑白质完整性的改变,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聋提供了影像学标记。而且,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在老年性聋患者的应用,为以往基于ROI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胆囊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小切口胆囊手术组(A组)和传统开腹胆囊手术组(B组),每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8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组)89例,观
基于Patsnap数据库收集2000~2018年调血脂中药的相关专利,运用专利分析法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专利申请趋势和申请人分布,探讨影响因素和提升方向。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h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微环境中的分化及其对CNV渗漏情况
第一部分高迁移率家族蛋白1在过敏性鼻炎及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变化情况目的:分别建立过敏性鼻炎及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小鼠模型。研究高迁移率家族蛋白1分别在
1.本索引引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释字顺表》(1992年版)为依据。以每篇文摘,按其内容给予一个或多个规范的主题词。 2.主题词均按汉语拼音字顺序排列。 3.黑体字为
耳廓再造是整形外科最困难和精细的手术之一。耳支架的雕刻制作是耳廓再造手术的基础和核心。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虽然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因为每个人的耳廓形态各异,很难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