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一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同时也是小天鹅在中国的主要越冬场所。本研究收集了2015-2018年鄱阳湖星子水文站的水位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水位波动趋势。同时,在2015-2018年冬季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小天鹅种群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水位波动对鄱阳湖小天鹅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2015-2018年小天鹅种群数量呈显著下降(R~2=0.907,P=0.048),从2015年的65896只下降到2018的12710只。2015-2018年冬季小天鹅种群数量和12月与次年1月平均水位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0.987,P=0.013)。2015-2017年小天鹅种群数量和调查当月平均水位呈显著正相关(r=1.000,P=0.009)。每年冬季小天鹅在鄱阳湖呈聚集型空间分布格局,但并不稳定,小天鹅在各湖泊来回迁飞,水位的波动使得各湖泊能够不断为小天鹅提供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系统覆盖了小天鹅主要的越冬湖泊,65.57±19.25%的小天鹅分布在保护区内。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区湿地景观进行分类,分析水位波动对湿地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波动,鄱阳湖区湿地景观格局发生巨大改变。草洲和泥滩随着水位的下降而增多(草洲:r=-0.752,P=0.002;泥滩:r=-0.877,P=0.051),水体随着水位的下降而急剧减少(r=0.972,P=0.000)。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的西部和南部湖区,湿地景观随水位的波动变化较为缓慢,而地势较低,地形平缓的东部和北部湖区湿地景观随水位的波动变化较为剧烈。同时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小天鹅进行了跟踪,得到小天鹅的活动位点,通过分析小天鹅活动位点在栖息地不同景观和湖底高程的分布,探究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生境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水位条件下,小天鹅对水体偏好程度较高,水位越低,越偏好水体景观,但并没有显著相关性(r=-0.789,P=0.211)。在7.59 m水位条件下,87.38%的小天鹅活动位点分布在水体景观中。在西部和南部湖区,小天鹅偏好13-15.9 m湖底高程区间,随着水位的下降,小天鹅活动位点的湖底高程也降低,往湖中心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