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二是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土壤肥力;三是有效的保护了农业生物的多样性;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沂源县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机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生态平衡,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了农民生活生产环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产值大幅提高,2010年,实现有机农产品产值10亿元,对推动沂源县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有机农产品品种、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市场开拓、效益发挥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推动沂源县有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有机农业对全县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本文依据有机农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运用调查分析、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重点从基本认识,条件、历程与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国内外经验启示和对策建议等5个方面,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沂源县有机农业发展问题。旨在为当地政府进一步促进全县有机农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有机农业发展相关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概念、特征、作用和优势等方面阐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从特征、作用等方面简述了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及常规农业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了世界、中国及山东的有机农业发展趋势。沂源县有机农业发展的条件、历程与现状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本文从沂源县有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历程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沂源县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资源丰富、耕作历史悠久等等,非常有利于有机农业的发展。沂源县有机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是提出对策建议的基础和依据。本文从有机农产品品种、基地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市场开拓、效益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表明:沂源县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着认证品种少、基地规模小、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市场开拓不足、生产技术标准不统一、效益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这也正是沂源县今后有机农业发展的重点努力方向。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是提出对策建议的重要参考。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有机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国内经验表明: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重视是关键,资金支持是保障,服务监管是手段,开拓市场是重点,同时要发挥企业优势。国外的经验表明:建立认证体系,规范生产管理,转变消费观念,建立消费市场是有机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促进沂源县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为推动沂源县有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应注重宣传教育,强调多方通力协作,加强农企对接与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模式,开拓市场,推动有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面发挥有机农业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