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是否存在心肌损伤风险,探究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和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效应。[方法]筛选年龄在60-80岁ASA分级I-II级拟行结直肠癌根治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所有病人都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并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C组泵注10分钟生理盐水,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的负荷剂量,泵注10分钟,而后行麻醉诱导,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诱导后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采用静吸复合方式维持麻醉,术中C组继续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D组维持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h,预计手术结束前0.5小时两组停止泵注,术闭送至PACU拔管。麻醉过程中分别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建立气腹时(T2),手术1.5小时(T3),手术结束(T4),气管拔管后(T5),出复苏室(T6)时刻的血压,心率和心率血压乘积(RPP);记录手术过程中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总量;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静烦躁评分;抽取诱导前(T0),手术结束(T4),术后24小时(T7),术后48小时(T8)静脉血液,检查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含量;记录手术之后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电话随访手术后30天死亡率。[结果]实验中右美托咪定组(D组)相较于对照组(C组)收缩压更高,心率更低,血压心率乘积(RPP值)更低;D组与C组比较,在麻黄碱、阿托品使用量上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C组,D组在拔管期的躁动评分更低,镇静评分更高;心肌损伤标志物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检测中,术前(TO),手术结束(T4)时间点,D组和C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24小时(T7)及术后48小时(T8),D组hs-cTnT、NT-proBNP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手术结束(T4),术后24小时(T7)及术后48小时(T8)相较于术前(T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术后30天死亡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患者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存在心肌损伤风险;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使用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降低心肌氧耗,具有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