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引起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和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u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常发生于老年患者,以麻醉和(或)外科手术以后出现的持续几天,数月甚至数年的以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严重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麻醉和(或)外科手术之后出现的记忆、语言、人格、社交能力等认知能力方面的功能障碍。关于POC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年龄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确定的独立风险因素。POCD常发生于老年群体,根据国际POCD研究协作组的研究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术后7天POCD发生率为25.8%,术后3个月POCD发生率为9.9%。全身麻醉是一种特殊的无意识状态,它和“睡眠-觉醒”节律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神经调节机制。有研究提示,全身麻醉对“睡眠-觉醒”节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丙泊酚在“睡眠-觉醒”交界点使用能够使“睡眠-觉醒”节律向前偏移;七氟醚和异氟醚在觉醒期使用,可使“睡眠-觉醒”节律向后偏移。昼夜节律的中枢控制器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生物钟基因(如Clock/Bmall及Per2/Cry1)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协调机体的各项生理过程和行为活动。海马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结构,学习和记忆功能受损被认为是POCD的重要表现,有可靠证据提示昼夜节律是学习和记忆形成的重要基础。动物试验表明海马区乙酰胆碱表现出明显的“睡眠-觉醒”节律变化,觉醒状态下乙酰胆碱释放增多,睡眠状态下乙酰胆碱释放减少。进一步实验发现在异氟醚作用下,睡眠节律的改变和海马区乙酰胆碱的释放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异氟醚麻醉引起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变化需要进一步探索。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应用于重病监护治疗期间开始插管和使用呼吸机患者的镇静。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时,具有独特的类似自然睡眠,易于唤醒的特点,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异氟醚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本研究拟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引起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为POCD的诊治提供新的策略。[研究方法]:本实验使用的动物类型是SPF级雄性C57BL/6小鼠,2月龄,体重22-26g。异氟醚麻醉为持续6h的吸入麻醉,将右美托咪定用生理盐水稀释,通过腹腔给药。麻醉结束后取材。本实验过程如下:实验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引起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昼夜节律正常组(C组),麻醉组(A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麻醉组(DexA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麻醉组(DexA组)于麻醉前半个小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ug/kg,麻醉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麻醉组(DexA组)行6h异氟醚麻醉。将自然时间转换成昼夜节律时间(CT),8:00为CTO,20:00为CT12。小鼠与人相反,相对觉醒期为20:00-8:00,相对睡眠期期为8:00-20:00。麻醉在小鼠的相对觉醒期20:00-8:00进行,即CT14开始,持续到CT20,时间为6h。于CT22、CT1、CT4、CT7、CT10、CT13、CT16、CT19时取SCN和海马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Clock mRNA、Bmall mRNA及Per2 mRNA、Cry1 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麻醉和正常昼夜节律下小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海马钟基因Clock mRNA、Bmall mRNA及Per2 mRNA、Cry1 mRNA表达呈现节律性。(1)C组,Dex组及DexA组小鼠SCN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16附近,A组小鼠SCN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22附近。与C组相比较,Dex组小鼠SCN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没有偏移,说明右美托咪定对昼夜节律下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中生物钟基因没有影响。与C组相比较,A组小鼠SCN中ClockmRNA、Bmall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偏移,滞后6h,说明异氟醚麻醉可导致小鼠SCN钟基因昼夜节律的改变。Clock与C组相比较,Dex组及DexA组小鼠SCN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未发生明显偏移,说明预给予右美托咪定可调节异氟醚麻醉导致的小鼠SCN生物钟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偏移,进而改善昼夜节律。(2)C组,Dex组及DexA组小鼠SCN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1附近,A组小鼠SCN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13附近。与C组相比较,Dex组小鼠SCN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没有偏移,说明右美托咪定对昼夜节律下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中生物钟基因没有影响。与C组相比较,A组小鼠SCN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偏移,滞后12h,说明异氟醚麻醉可导致小鼠SCN钟基因昼夜节律的改变。与C组相比较,Dex组及DexA组小鼠SCN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未发生明显偏移,说明预给予右美托咪定可调节异氟醚麻醉导致的小鼠SCN生物钟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偏移,进而改善昼夜节律。(3)C组,Dex组及DexA组小鼠海马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16附近,A组小鼠海马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22附近。与C组相比较,Dex组小鼠海马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没有偏移,说明右美托咪定对昼夜节律下海马中生物钟基因没有影响。与C组相比较,A组小鼠海马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偏移,滞后6h,说明异氟醚麻醉可导致小鼠海马钟基因昼夜节律的改变。与C组相比较,Dex组及DexA组小鼠海马中Clock mRNA、Bmall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未发生明显偏移,说明预给予右美托咪定可调节异氟醚麻醉导致的小鼠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偏移,进而改善昼夜节律。(4)C组,Dex组及DexA组小鼠海马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1附近,A组小鼠海马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都在CT13附近。与C组相比较,Dex组小鼠海马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没有偏移,说明右美托咪定对昼夜节律下海马中生物钟基因没有影响。与C组相比较,A组小鼠海马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偏移,滞后12h,说明异氟醚麻醉可导致小鼠海马钟基因昼夜节律的改变与C组相比较,Dex组及DexA组小鼠海马中Per2 mRNA、Cry1 mRNA表达的峰值相位未发生明显偏移,说明预给予右美托咪定可调节异氟醚麻醉导致的小鼠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偏移,进而改善昼夜节律。[实验结论]:正常昼夜节律下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海马钟基因Clock mRNA、Bmall mRNA及Per2mRNA、Cry1 mRNA表达呈现节律性,且异氟醚麻醉可导致其表达峰值相位明显偏移,右美托咪定可调节异氟醚麻醉导致的SCN和海马生物钟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偏移,进而改善昼夜节律。
其他文献
羊草是北方典型草原中主要的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和经济学价值。羊草作为典型的根茎型克隆植物,在受到干扰之后能够产生生理整合作用,使克隆分株从相连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球状或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根据荚膜抗原可分为A、B、D、E和F五种荚膜血清型,作为一种动物呼吸道的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受到各
[目的]本研究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 saffloweryellowA,HSYA)与葛根素(puerarin,PUE)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he human umbilica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瘤径与睾酮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男性受试者,包括100
研究目的:观察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术后资料,探讨克罗恩病术后需要再次手术的风险因素,并用线列图(nomogram)表示。研究方法:将200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术前血清S100A8/A9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PCI术后S100A8/A9蛋白变化水平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行冠状
目的:旨在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和阿托伐他汀单药降脂策略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
昆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化学信息感知机制,高度发达的化学感受系统对于昆虫与环境中的化学信息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可以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技术作为压力容器轻量化的方法之一,在保证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力学性能的情况下,使压力容器的壁厚减薄,实现经济与安全并重。目前,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的研究较多,但焊接接头作为压力容器的薄弱环节,尚缺乏对应变强化接头性能的研究。因此,研究应变强化接头的组织性能对评估S30408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选用308LSi焊丝,采用等离子弧与钨极氩弧组合焊(
为了评价转cry1Ab基因玉米的生态安全性,本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陷阱法对两个生长季转基因抗虫玉米田和非转基因玉米田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