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里香属植物是一种赏、食、药兼用的芳香园林地被植物。辽宁省百里香属植物资源丰富,但缺少百里香属植物在辽宁的生物学特性、挥发油特性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在开发利用百里香资源的过程中,多采用大面积掠夺式滥挖的方式,打破百里香群落自然平衡。本研究摸清百里香属植物在辽宁的分布,并搜集辽宁百里香属3种2变种1变型的全部资源,建立百里香种质资源圃,观测其植物学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优化种间分类检索依据。进而开展百里香观赏价值及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评价研究,选择对分布广泛、表现优异的百里香进行扦插繁育和种子萌发的繁殖技术研究和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的研究。试验明确辽宁省野生百里香资源的分类与分布,初步完善辽宁省百里香资源的评价与鉴定体系,建立百里香种质资源圃,为进一步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应用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摸清了百里香在辽宁省的分布,在沈阳农业大学百草园建立了辽宁省百里香种质资源圃。蒙古百里香和兴安百里香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部的建平、建昌、北票、凌源、北镇、义县、阜新、彰武等地;五脉百里香和兴凯百里香在辽宁南部的大连、营口、海城有分布;长齿百里香分布在丹东、大连。通过对这5种百里香属植物的形态学的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株高、茎节数、节间距、叶形、叶脉、叶缘、叶被毛、节间距、花梗长、花序、花萼上唇齿形等性状比较稳定,种间差异大,可以作为鉴定百里香的分类依据,并据此制定了辽宁省百里香属植物检索表。辽宁省5种百里香花粉粒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六裂圆形,为6沟。五脉百里香的花粉粒最大,为32.771μm×26.51μm,P/E值最小,更接近圆球形;长齿百里香的花粉粒最小,为20.241.tmx26.18μm;蒙古百里香的P/E值最小,相较其形状更接近椭圆球形。从生育时期及开花习性看,长齿百里香返青较早,单花花期、单株花期、总花期、盛花期的天数均最长。兴安百里香和兴凯百里香的青绿期最长,经灰色关联法分析评价,五脉百里香地被的观赏价值较高。2、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4种百里香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MDA、相对电导率值逐渐增大;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M”型变化趋势。依据7项生理生化指标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定4种百里香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法国百里香>五脉百里香>兴凯百里香>蒙古百里香。3、五脉百里香在沙土中适宜扦插繁育,生根率达67.5%,生根数为3.5条,根长3.20cm;沙土中植株的根长分别是育苗土、田园土的1.27、2.04倍。生根剂处理对扦插苗的根数、根长、根质量均无显著影响。上部枝条扦插后扦插苗的生根率为73.3%,根长为2.99 cm,根质量为0.0188 g,显著高于下部枝条(P<0.05)。说明,取上部枝条扦插于沙土是五脉百里香繁育的适宜条件。4、温度、干旱及其互作对法国百里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0-10%PEG水分条件下,8-24℃下法国百里香种子均能良好萌发,其中以10-12℃时发芽率最高,与其余各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当PEG-6000达15%时可显著抑制萌发,至30% PEG时仅在22-24℃下少量萌发。萌发后,0-10%PEG水分条件下,当温度为22-24℃,根长、茎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种子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对PEG模拟干旱胁迫和低温不同的响应。5、百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含量差异很大,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叶>全株>茎>根。在2种百里香中,花、叶和全株的精油含量在栽培种法国百里香中明显高于五脉百里香。百里香在不同生育时期,从花前期到花后期,精油含量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盛花期精油含量最高,适宜在盛花期采收叶与花进行挥发油的提取。不同种百里香植株的精油含量和成分差异很大,百里香酚是百里香挥发油的重要组成成分,法国百里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香酚(Thymol),且含量较五脉百里香高。五脉百里香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Thymol)、龙脑(Borneol)。百里香挥发油的含量与植株体内的碳氮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生育时期挥发油含量与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表明,百里香生育时期内挥发油含量与可溶性糖、全氮和蛋白氮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全碳和碳/氮呈正相关关系。综合研究表明,法国百里香更适宜于挥发油提取研究,五脉百里香更宜于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建植观赏地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