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之光》这部小说被大多数福克纳评论家们誉为福克纳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它是福克纳最优秀的小说。1932年,该小说在美国问世。这部小说是福克纳最长的小说,是他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塌法体系中的第七部小说,也是最富有气氛和特色的小说。《八月之光》描述一个被怀疑为黑白混血儿-乔.克里斯莫斯的悲惨的人生经历。他从小被送进孤儿院,被剥夺了父母之爱。在孤儿院,他在外祖父邪恶的监视下度过了五年,之后被麦克依琴夫妇收养,受到养父清教徒戒律的严格管教,形成了不屈的性格。他成年后遇到的情人偏偏是个名叫博比的暗娼,由于他们的相爱受到养父的阻挠,乔杀死了养父。为了逃避罪责,他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流浪生活。偶尔闯入了伯顿小姐的厨房偷点食物,后来成为了她的情人。然而,他俩很少交谈,彼此并不了解,当伯顿小姐要按自己的意志改变他的生活时,他杀死了她。为了逃避再次谋杀的罪罚,他开始了又一次的逃亡。经过几天的奔逃,终于意识到,30年来自己一直在种族主义的圈子里追寻自己的种族所属,然而在这个圈子里不可能获得任何结果,于是他决定冲出这个圈子。在装扮一新之后,他走进一个小镇,并在街上逛来逛去,直到镇上的人们抓住他,随后他被送到杰弗逊镇,被当地白人处死。他最终在死亡中获得了平静,得到了升华。克里斯莫斯的一生是一出悲剧。福克纳深刻地指出,他的悲剧在于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种族,他存心将自己逐出人类的圈子。福克纳用了整整七个章节来描述他悲惨的身世与经历。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也是法国最早对福克纳的作品感兴趣的人之一。而且,福克纳对个人价值及道德的强调使他的思想同存在主义产生了共鸣,特别是与萨特的自由哲学观有很多契合之处。萨特认为,在这个荒谬而令人恶心的社会里,人应当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行动,因此有些研究者也把萨特的自由哲学称为行动哲学,该哲学表明人应该采取行动去获得自由。萨特在命定人生而自由的同时又指出人的行动不是任意的,会受到处境的制约。然而萨特也强调,人虽然处在“处境”之中,也命定地具有超越性,人的存在是超越处境的存在,人的生命意义最终要由他自己的选择来决定。本文用萨特的自由主义哲学观,从自由与社会,自由与他人,自由与过去的关系来分析乔.克里斯莫斯悲剧的必然性。社会、过去、他人恰好是萨特自由哲学观中所提出的处境。由于乔.克里斯莫斯没有用选择和行动来超越处境,因此他的存在变得毫无意义。然而萨特也指出,人的死亡是对一切选择的否定,是生的一种方式,同样无法限制自由。乔的死恰好是对他以前所做出选择的否定。他勇敢而无反抗地面对死亡是他自愿选择的,也使他的生命意义最终得到升华。用萨特的自由与责任的关系,我们可以说乔选择了死,是他最终对自己的行为与选择承担了应付的责任,从而揭示了作品的主题-人不应该过于看重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弊端,应看重对生活的态度与选择。乔的悲剧与重生,给那些处于绝望中的人带来了希望。通过运用萨特的自由哲学观而进行的分析,本文最后得出结论:萨特的自由哲学观是对乔的悲剧人生的一种很好的阐释。乔的悲剧在于他没有选择好自己的人生,但是他最后对死亡的选择及解脱却给他无意义的人生带来一丝光明,是绝望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