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文学与影视作品的研究内容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一系列的层面。父子关系所蕴含的伦理冲突母题虽一直处于各界的关注之中,但似乎仍然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金庸影视剧中父与子关系的书写,生父的缺失,既是金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金庸小说及影视剧的创作现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养父亦或是师父一直代替父亲行使权力与义务。本文主要以《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金庸影视剧为范本,以包括生父、养父、师父在内的“父子关系”为考察伦理观念的主要线索,在宏观的文化思想史背景下,融合叙事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内容,概括掺杂情与义江湖之中,父子关系叙事中所出现的“缺失”和“重构”的过程,以便全面且系统地把握父子伦理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矛盾复杂性,重新定义“父子关系”。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缘起,并对近年来金庸影视剧中的“父子”关系及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探究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以及选题的创新点和方法,最后对本文所指“父子”关系加以限定。第二章是影视改编中父子关系的概况与形象分析,主要对金庸小说和改编影视作品中的父与子以及父子关系进行大致的介绍,其次还包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涉及到父子形象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正面性”与“负面性”,呈现出人物本身的多副面孔和复杂情感,展现情感冲突的魅力。第三章主要介绍影视改编中江湖背景下父子关系的叙事模式,从“缺失”到“重构”的叙事模式以及“寻父”“救父”“弑父”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是金庸影视剧中的独特的叙事话语的分析,主要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与叙事视角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成就他的不可模仿性。第五章则从父子伦理叙事的立场与成因的层面,分析其中的父子关系的伦理性加强以及如何加强,这种关系背后的政治性与民族性逐渐减弱,以及如何减弱。揭示了父子亲情与道德、民族大义、政治历程、本能等方面的冲突,创造出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情世界。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究金庸影视剧中“父子关系”的叙事功能,从人物角度而言,父子伦理关系的书写全面的体现了影视剧中人物的成长经历,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父子伦理关系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讲述完整的江湖故事,从伦理探求而言,表现出对现实人生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