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防治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从1977年Hearse首次提出MIRI的概念以来,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等心脏病学的不断发展,当前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当今心肌缺血预处理(IPC)和缺血后处理(IPO)是两种对抗MIRI常用而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而对于IPC和IPO的联合应用是否对MIRI有更好疗效现在国内外研究较少,且目前仍存在争议。由于再灌注过程伴随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许多专家学者推测IPC和IPO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而IPC和IPO对心肌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调节细胞凋亡基因家族中的基本成员Bcl-2,Bax为切入点评价IPC和IPO联合作用对MIRI的保护作用。 对象: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心肌缺血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作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1)对照组(I/R组,n=12):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120min;(2)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12):阻断LAD前先阻断LAD5min,再灌注5min,循环3次,余同I/R组;(3)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2):阻断LAD30min后,再通30秒,阻断30秒,重复三次,再灌注120min;(4)缺血预处理后处理联合作用组(IPC+IPO组,n=12):阻断LAD前先阻断LAD5min,再灌注5min,循环3次,再次阻断LAD30min后,再通30秒,阻断30秒,循环3次后再灌注120min。观测指标: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再灌注末自右心房抽血1ml,离心后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心肌含水量;用TTC染色法经图像分析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法光镜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I/R组83.3%,。IPC组8.3%,IPO组16.6%,IPC+IPO组16.6%。I/R组与其余3组相比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7),其余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1.000)。IPO组、IPC组及IPO+IPC组较I/R组血清中MDA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1),IPO组、IPC组、IPO+IPC组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I/R组与IPC、IPO、IPC+IPO三组之间心肌含水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PC、IPO、IPC+IPO三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光镜观察IPC组、IPO组和IPC+IPO组心肌损伤的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IPC组、IPO组和IPC+IPO组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变化。IPO组、IPC组及IPO+IPC组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IPO组、IPC组、IPO+IPC组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IPC组、IPO组和IPC+IPO组与I/R组相比Bax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余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 1、心肌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联合作用可减轻再灌注损伤,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含水量,降低MDA含量,对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 2、心肌缺血预处理与缺血后处理以及联合作用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3、联合作用的心肌保护作用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单独作用并无显著差别。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度发展,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纵观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