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治疗对角膜内皮细胞长期影响的程度,比较晶状体皮质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的改变及六角型细胞比例(6A%)的变化。评估手术治疗对儿童角膜内皮细胞损害的长期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为白内障术后患儿再次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本研究主要应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46例61眼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吸出术后患儿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分析。同期选择门诊正常儿童46例61眼,年龄5—10岁(平均7.0±1.5岁)分为两组,分别行TOPCONSP—2000P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检查。评估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面积(AVE)、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六角细胞比例(6A%)的变化。同时应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
结果:接受过白内障手术儿童组与正常儿童组在年龄、性别、眼别及眼轴长度上经统计学检验具有一致性(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六角形性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480.24±308.68个/m㎡。
结论:本研究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480.24±308.68个/m㎡,高于愈合储备密度1000个/m㎡。因此,手术治疗对儿童角膜内皮细胞损害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