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对儿童角膜内皮细胞长期影响的评估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治疗对角膜内皮细胞长期影响的程度,比较晶状体皮质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的改变及六角型细胞比例(6A%)的变化。评估手术治疗对儿童角膜内皮细胞损害的长期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为白内障术后患儿再次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本研究主要应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46例61眼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吸出术后患儿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分析。同期选择门诊正常儿童46例61眼,年龄5—10岁(平均7.0±1.5岁)分为两组,分别行TOPCONSP—2000P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检查。评估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面积(AVE)、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六角细胞比例(6A%)的变化。同时应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 结果:接受过白内障手术儿童组与正常儿童组在年龄、性别、眼别及眼轴长度上经统计学检验具有一致性(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六角形性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480.24±308.68个/m㎡。 结论:本研究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480.24±308.68个/m㎡,高于愈合储备密度1000个/m㎡。因此,手术治疗对儿童角膜内皮细胞损害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质粒对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pIRES-EGFP/VEGF质粒进行鉴定,然后进行大量的扩增,提取,调整浓
目的 分析药物调剂中,临床药学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儿科、内科、外科以及妇科,应用自制调剂药物共400例,纳入对照组,同时研究200例我院自行调制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重度组治疗前后及同期对照组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变化。探讨肝素能否降低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血清中可溶性VCAM—1的含量。为肝素
如何引导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提高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我们学习应用口语的最好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