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苏舜钦的政治情结入手,来考察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论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谈苏舜钦的政治情结。儒学的复兴、士风的高涨使苏舜钦成为了一个“奋舌说利害”斗士,家庭环境的熏陶使他满怀着“出手洗乾坤”的豪情壮志,豪宕率直的个性使他“敢道人之所难言”,放废为民的遭遇使他“愤懑之气时复嵘(山厷)于胸中”,对理想的执著固守使他“闲困尚有待,不忍沉沅湘”。可以说,强烈的参政意识成是苏舜钦他一生都排解不开的情结。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其政治情结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苏舜钦不是以文学而是以政治作为终身之念的,因而他的文学思想的出发点是“文必归于道义”,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教使命;在体裁的选择上,他倡导古文歌诗;在表现方法上,他反对雕琢繁缛的文风;在诗歌的风格方面,他主张“豪迈哀顿”、“宏放”、“劲峭”。 第三部分重在探讨其强烈的政治情结对其创作实践的影响。分三个层面来探讨。首先,分析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以进奏院事件为界,其前期创作多数与其政治活动相关,可以说此期的文学创作亦是其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后期创作或抒发被诬遭逐的愤懑,或流露放意山水的无奈,或表达对重被起用的渴望之情。其次,从抒情方式、意境营造、语言运用、体式选择等方面来分析其诗歌风格的嬗变。最后,分析其为宋诗特色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