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造假体在医疗和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视觉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先天遗传和后天受创等原因,视觉受损患者和盲人都需要一种设备能帮助他们恢复视觉。视觉假体是一种能让盲人和视觉受损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视觉的人造假体。因为它有很强的医疗、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市场,所以近年来视觉假体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内容如下:(1)在研究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视觉假体的原理和视觉假体的结构框图;阐述了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研究了视觉假体的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2)研究了视觉假体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完成了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设计方案,完成了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在MATLAB和FPAG两种环境下的流程的设计,搭建了设计开发的软硬件环境。(3)根据MATLAB中的设计流程,完成了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和仿真,验证了算法适用于视觉假体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了一个GUI的图像采集界面,为图像处理提供图像源;依次完成了包括图像边缘提取、低像素化和光幻视仿真等算法的设计和仿真。(4)根据视觉假体的FPGA的设计流程,依次完成了由I2C总线控制摄像头的图像采集模块、MPMC控制SDRAM读写的存储模块和HDMI接口的显示模块;完成了图像的前期处理模块的设计,包括亮度对比度的设计、色彩的控制、图像统计和失真度的设置等。(5)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完成图像处理的核心模块设计。在Simulink中结合System Generator设计了的各个图像处理模型,完成了单幅图的视觉假体效果处理的设计;并完成了核心模块2D-FIR的设计。最终将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子模块添加到XPS工程中,从而在FPGA上实现了32×32分辨率的视觉假体的图像处理系统,并对系统资源的消耗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关键点和改进之处在于:(1)完成了一种基于FPGA的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及FPGA实现,代替传统基于DSP的设计;(2)实现了32×32共1024个微电极的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系统,提高了分辨率。
其他文献
通信信号调制样式的自动识别是非协作通信中的主要问题,也是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必备的功能之一。调制识别技术则是近年来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
在CDMA系统中,用户之间由于扩频码之间的相关性互相干扰,这就会出现发射功率大的用户压制发射功率小的用户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远近效应。  功率控制和多用户检测是CDMA移
可持续制造与制造服务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实现可持续制造可以减少制造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轻制造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造服务能够快速灵活响应用户需求,提高制造过程的敏捷性和制造装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在传统车间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对装备调度管理不够科学和及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在制造服务的新模式下如何提高车间制造过程的可持续
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结合了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技术的特点,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对频谱的需求相应地增加。然而,历来都是采取分配给一些通信频段的固定方式,所有未经许可的用户禁止使用分配给授权用户的频段。但是大多数的分配频谱在
视频处理技术和嵌入式相关软硬件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基于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浪潮。在经历了模拟数字混合的阶段后,视频监控系统也必然朝着数字化、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媒体,特别是包含有大量信息的数字视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实时视频压缩和传输成
为了满足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WCDMA系统引入HSPA演进技术,大大提高了用户接入速率和系统容量。在上行链路增加了16QAM、boosting等技术使峰值比特速率达到11.4Mbps,CPC技术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