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作为信息资源传播与共享的平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博拥有其独特的运营机制,实现其独特的功能,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通过微博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但不可避免会产生侵权。在微博侵权纠纷中主要涉及到三类法律主体,即微博运营商、信息发布者、信息跟帖者。①每一类法律主体的性质、地位都不一样,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应该有所不同。到底该如何界定彼此之间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承担成为一大难题。分析不同法律主体侵权的具体案例,发现目前我国微博侵权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证据的保全难、侵权后果的难以考量、侵权行为人难以锁定、侵权纠纷中涉及的法律主体责任难以界定、侵权案件多,法院难以一一判决等实践困境和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给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带来冲击。通过综合分析各位学者对微博侵权研究的现状,可以从完善侵权纠纷中证据保全制度、建立一套可考量侵权后果的鉴定标准、确定赔偿额度的判定标准、明确不同侵权者的责任承担、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等五方面来进行制度的完善,从而为我国的微博侵权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