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以一株木聚糖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为实验菌株,较系统地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该菌株液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合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一株木聚糖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为实验菌株,较系统地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该菌株液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合响应面的实验设计方法,选择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芯:蛋白胨:牛肉膏(g/g)为4.5:0.16:1;葡萄糖添加到碳源量的14%。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5.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63h,摇床转速为200r·min-1。按上述的条件培养,获得了木聚糖酶活为288U/mL的产品,比原始菌株提高了近10倍。对里氏木霉产木聚糖酶产酶历程中酶活及pH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产酶初期,pH略有下降,之后逐步上升,发酵终点时pH上升至中性左右;在发酵12h时既有微弱的酶活性检出,木聚糖酶活力在发酵进行到24~48 h时上升很快,之后的十几个小时内,酶活力上升速度减缓,但仍稳步上升,并在第63h时达到最高。继续发酵,木聚糖酶活开始下降。选用无载体固定化酶的方法,先对酶进行盐析沉淀,再用戊二醛交联,从酶的回收率角度对固定化效果进行研究,确定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1%浓度的戊二醛做交联剂,交联时间90min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对固定化酶的性质研究表明:固定化后的木聚糖酶在一些性质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固定化后,木聚糖酶最适反应pH向碱性方向移动,由原先的pH5.5上升为pH6.0;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在pH为5~8时都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在pH8以上时,固定化酶的酶活高于游离酶;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有所升高,从45℃上升为50℃。在高温下,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对木聚糖酶水解反应的研究表明,选择玉米芯底物的浓度为4%,酶与底物的比例为200U/g玉米芯粉进行水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解决精准识别短文本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语义空间的短文本策略挖掘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语义空间技术,解决短文本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词汇鸿沟”与“数据稀疏”问题
松茸是一种宝贵的食药用真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含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增强免疫等活性。但目前对松茸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松茸生长和菌丝体糖蛋白类物质的研究。本文以松
PDC钻头有多种失效形式,本文根据PDC钻头失效的部位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PDC钻头失效的原因。从提高PDC钻头材料品质、优化制造工艺与结构几个方面介绍了PDC钻头品质提高的
电子政务网络(An electronic government network)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统一网络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同时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患者在围手术期处理,包括进行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
对低、中、高年级智障儿童进行了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⑴智障儿童颜色命名的正确率随着年级增长而提高,命名的先后次序为:红、黑、白、黄、绿、蓝、紫、
根据火灾火焰的颜色特性、闪烁频率特性、形态变化特性及其发生发展在图像上所表现出来的趋势特征,设计分析了图像型火灾火焰的序列帧识别原理,并结合工程应用的分类特性,论
中国药典(2005年)规定黄芪(Radix Astragali)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
随着婴幼儿听力早期检测和早期干预项目的普遍开展,要求我们对儿童听力损失作出正确诊断,包括听力损失的病因、性质和程度。由于婴幼儿中耳发育和解剖的特点,分泌性中耳炎(ot
历史上,在我国曾经出现过几次留学潮,经历了“人才流失”的痛楚,近几年又形成了归国潮,迎来“人才回流”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