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鸡枞菌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R.Heim)。该物种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昆虫共生的著名美味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其“与虫共生”的特性导致鸡枞菌的人工栽培一直没有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枞菌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R.Heim)。该物种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昆虫共生的著名美味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其“与虫共生”的特性导致鸡枞菌的人工栽培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本论文一方面对鸡枞菌菌丝的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及固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产物进行一系列营养成分检测,为后期鸡枞菌在药用和食用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分子水平上对鸡枞菌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以期能发现控制鸡枞菌子实体形成的关键功能基因,为将来通过基因改造获取能够产子实体菌株的人工驯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四次正交与四次单因素实验,以鸡枞菌菌丝干重为指标,对鸡枞菌的实验室液态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液体培养基组份为土豆200g/L,麦芽糖15 g/L,酵母浸出粉5 g/L,麸皮30 g/L,玉米粉20 g/L,复合维生素B 0.15 g/L,Ca Cl20.6 g/L,Mg SO40.4 g/L,KH2PO41.5 g/L,Na H2PO40.5 g/L,蚁巢5 g/L;最适培养条件为起始p H值4.0,装液量30%(v/v),接种量1%(v/v),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周期9天,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鸡枞菌菌丝干重可达15.91 g/L。结合正交实验以及单因素实验,以鸡枞菌菌球增长率为指标,对鸡枞菌的固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鸡枞菌固态培养时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湿度80%、CO2浓度0.15%、温度26℃。2.选取鸡枞菌子实体、发酵菌丝和发酵液进行了4种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三个样品中均可检测到18种氨基酸,其中优化后的发酵菌丝体中有16种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鸡枞菌子实体及发酵液,发酵菌丝体、发酵液和子实体样品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35.71%、34.07%、35.19%;鸡枞菌子实体和发酵液的多糖含量分别为8.37 mg/g和7.23 mg/g,而发酵菌丝体粗多糖含量可高达25.27 mg/g;鸡枞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06%和4.65%;发酵菌丝体中Zn元素和Mo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454 mg/L和0.0308 mg/L,明显高于鸡枞菌子实体。3.以野外采集的鸡枞菌子实体(TA)、巢内萌发阶段(TB)和小白球菌(TC)三个不同发育阶段作为供试样本,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其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分析。分别获得了33968540.67、33135058、29646148.67条Clean reads,有效碱基分别达到4.25G、4.14G、3.70G。三个比较组中的差异基因共有4341条,其中TA和TB间共有1562条差异基因,上调基因763条,下调基因799条;TC与TA间共有2459条差异基因,上调基因1444条,下调基因1015条;TB与TC间共有3159条差异基因,上调基因有1739条,而下调基因有1420条。但三个比较组间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仅413条。在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中发现,同一类基因在不同的鸡枞菌形态中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经GO功能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多与氧化还原酶活性及氧化还原过程、催化活性、碳水化合物合成与代谢、单个有机体代谢、结合活性等功能相关。
其他文献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灾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鉴定种子休眠位点及其调控基因有助于降低小麦穗发芽灾害。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济麦20×遂宁坨坨麦重组自交系群体(JS-RIL)进行种子休眠QTL初定位,小麦660K芯片开发的标记用于加密QTL,在5B染色体上鉴定到种子休眠主效位点(Qphs.ahau-5BL),结合“25+25”极端休眠家系混池BSR-seq信息,在Qphs.ahau-5BL目
桑树是安徽省沿江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然而每年汛期涝害严重抑制了桑树的生长发育。本论文通过对安徽省新官洲林场的桑树进行多年水淹试验,筛选了具有较强耐淹性状的桑树,并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初步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在此基础上,挖掘桑树中调控水淹胁迫相关的CIPK基因家族,并探索了桑树CIPK2基因的相关分子特征。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基因结构、进化以及转录组数据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桑树全基因组进行了详细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危害巨大,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乳酸菌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有益微生物,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具有加强动物自身免疫功能、促进动生长等作用。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病原菌感染家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保障家禽健康养殖和动物性食品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鸭肠道内分离鸭源的乳酸菌,通过抑菌活性及抗逆性等试验筛选益生作用较好的乳酸菌菌株,制成乳酸菌复合制剂,研究了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及其相关的产品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不同发育阶段的冬虫夏草代谢物变化却鲜有报道。为了发现冬虫夏草生长过程的代谢规律,本文首次对冬虫夏草生长发育过程中同一部位不同阶段的代谢物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不仅为揭示极端生境下虫菌关系,而且为打破冬虫夏草产业化的瓶颈以及冬虫夏草的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基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冬虫夏草不同
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Dangshan Su)果实中石细胞的体积和含量影响果实的口感与品质,而石细胞是由薄壁细胞细胞壁上木质素沉积且次生加厚所形成。KNOX(KNOTTED1-like homeobox genes)基因家族中的BP(BREVIPEDICELLUS)和STM(SHOOT MERISTEMLESS)在木质素的生物合成中主要起负调节作用。为揭示BP和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I群的成员,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PEDV在遗传进化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S基因可作为合适的遗传标记。2010年,一种新型PEDV在中国广
梨树早期落叶现已成为生产上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南方砂梨产区更是异常严重,其中由炭疽病造成的梨早期落叶现象较为突出。炭疽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病害,能侵染不同的宿主,对果树的果实、枝干、叶片均能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砀山县梨园产区梨炭疽病害叶片样品进行采集,并对发病部位进行病原分离、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特性,结合分子学系统发育研究。以ITS、ACT、CAL、GAPDH、TUB2等5对基因对病原特异
农业信息监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得到各研究单位的广泛关注。农业信息监测技术主要由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应用处理技术构成,其中微电子技术和无线通信的进步促进了信息感知和无线传感网的快速发展,多样式的Web框架使具有良好交互的应用平台研发成为可能。然而,农业领域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使农业信息监测技术及系统研发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面向温室环境的农情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展开研
本文意在研究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玉体系周年产量、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NH3挥发以及硝化和反硝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为高效施肥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试验在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试验基地上进行2年的小麦玉米田间轮作,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小麦、玉米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单施无机肥(T1),有机肥:无机肥=1:2(T2),有机肥:无机肥=1:1(T3),有机肥:无机肥=2:1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Orbitrap Focus质谱联用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等级黄山毛峰绿茶品质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差异代谢物的信息。通过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在不同等级黄山毛峰绿茶等级分类中起重要作用的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氨基酸,有机酸,黄酮醇和黄酮苷,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生物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