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肝病不寐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肝病不寐的证治规律,为中医药防治肝病不寐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肝病不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证候、失眠特点;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肝病不寐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中医证候规律,探讨肝病不寐与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慢性乙肝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寐患者198例,占比49.5%;其中男性患者男118例,占比47.2%,女80例,占比53.33%,P=0.235;18~45岁99例,46~60岁79例,60岁以上20例,同比各占48.29%、54.86%、39.21%,P=0.14;病程0.5~5年61例,6年~15年71例,15年以上66例,同比各占40.13%、52.21%、58.93%,P=0.08。统计显示肝病不寐与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2.导致肝病患者不寐的因素包括疾病症状影响、心理因素、家庭社会因素、医源性因素、经济因素,分别占45.96%、43.43%、21.71%、17.17%、14.65%;不寐特点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难复睡、睡眠浅、白日困倦、多梦,分别占比58.59%、51.01%、46.46%、40.40%、29.29%、22.73%。3.肝病不寐与肝病轻重的关系:轻度患者83例,中度40例,重度34例,代偿期肝硬化41例,同比分别为43.01%、54.79%、64.15%、50.62%,P=0.034,统计显示肝病不寐与肝病病情轻重有明显差异。4.肝病不寐与DNA病毒载量的关系:1x103以下33例,1x103~1x106:125例,大于1x106:40例,同比分别占27.5%、67.93%、41.66%,P=0.00,统计显示肝病不寐与DNA病毒载量之间有明显差异。5.肝病不寐患者舌脉特点;常见舌象有红舌45例、淡白舌66例,淡红舌50例、暗红舌20例、红绛舌7例、紫暗舌有瘀斑10例,分别占比22.73%、33.33%、25.25%、10.10%、3.54%、5.05%;常见舌苔有薄白苔67例,薄黄苔55例,黄腻苔38例,黄厚苔16例,白腻苔8例,白润苔5例,无苔9例,占比分别为33.84%、27.78%、19.19%、8.08%、4.04%、2.53%、4.55%;常见脉象有沉弦脉62例,沉细脉31例,弦滑脉44例,弦数脉36例,弦细脉9例,弦涩脉7例,细数脉5例,细涩脉4例,分别占比31.31%、15.66%、22.22%、18.18%、4.55%、3.54%、2.53%、2.02%。6.肝病不寐证型分布规律:根据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脾虚证65例、肝胆湿热证42例、肝肾阴亏证31例、肝火炽盛证20例、气滞血瘀证16例、肝血亏虚证10例、心胆气虚证7例、肝胃不和证7例,各占比32.83%、21.21%、15.56%、10.10%、8.08%、5.05%、3.54%、3.54%。7.不同证型与年龄、病程的关系;8组证型中,肝胃不和证患者年龄最小、病程最短,肝肾阴亏证患者年龄最大,病程最长,肝病不寐各证型与年龄与病程之间无明显差异。8.不同证型与血清肝酶、DNA病毒载量的关系:8组证型间的血清肝酶、病毒载量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肝酶值以肝胃不和证最低,肝胆湿热证最高;病毒载量以肝肾阴亏证最低,肝胆湿热证最高,各证型血清肝酶及病毒载量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1.肝病不寐与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相关性。2.影响肝病不寐的因素很多,除疾病本身外,还包括非疾病因素的影响,非疾病因素以心理及家庭社会因素对肝病不寐患者影响较大;入睡困难、易醒、难复睡是肝病患者不寐的主要特点。3.肝病不寐与病情轻重有相关性,提示肝损害是影响肝病不寐的独立危险因素。4.肝病不寐与病毒载量的高低有相关性,提示病毒载量高低影响肝病患者睡眠质量。5.肝病不寐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胆、胃。病机为外感湿热疫毒,肝脏受邪,肝血不藏,血不舍魂;情志不遂,郁久化火,火热扰心;脾虚失健运,气血不生,难奉心神;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不和则卧不安;肝郁日久,瘀血阻络,血不养心;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心肾不交。常见的证型包括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亏证、肝火炽盛证、气滞血瘀证、肝血亏虚证、心胆气虚证、肝胃不和证,以肝郁脾虚证为肝病不寐的主要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