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在大鼠肢体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作用中的表达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38 mRNA和ERK 1/2 mRNA在大鼠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脑保护作用机制中的表达。使用Real-time PCR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  方法:  1. 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在LIP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表达。90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大鼠随机分为sham、全脑缺血(brain ischemia,BI)和LIP+BI组。各组动物在sham手术或末次缺血再灌注后0 h,3 h,6 h,12 h,1 d,2 d断头留取海马CA1区脑组织。  参照实验1的结果,以下实验内容中各组动物在 sham 手术或末次缺血/再灌注12 h后断头留取海马CA1区脑组织。  2.切断股神经和/或坐骨神经对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的影响。45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大鼠随机为sham、BI、LIP+BI、股神经截断(femoral nerve transection,FNT)+BI、FNT+LIP+BI、坐骨神经截断(sciatic nerve transection,SNT)+BI、SNT+LIP+BI、FNT+SNT+BI和FNT+SNT+LIP+BI组。  3.自由基清除剂对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的影响。永久凝闭椎动脉的大鼠25只,随机分为sham、BI、LIP+BI、DMTU+LIP+BI和DMTU+sham组。  4.腺苷途径中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  1)腺苷A1受体拮抗剂对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的影响。椎动脉凝闭后的大鼠25只随机分为sham、BI、LIP+BI、DPCPX+LIP+BI和DPCPX+sham组。  2)腺苷(Ade)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的影响。椎动脉凝闭后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sham、BI、Ade+BI和Ade+sham组。  结果:  1. 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在LIP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表达。与BI组对应时间点对比,CA1区LIP+BI组的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于6 h开始上调,12 h到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提示LIP脑保护作用中上调了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  2.切断股神经和/或坐骨神经对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的影响。与LIP+BI组比较,FNT+LIP+BI、SNT+LIP+BI和FNT+SNT+LIP+BI组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小。提示切断股神经和/或坐骨神经,LIP脑保护作用中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降低。  3.自由基清除剂对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 和 ERK 1/2 mRNA 表达的影响。DMTU+LIP+BI 组 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量比LIP+BI组明显减少,说明LIP部分通过自由基途径上调了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  4.腺苷途径对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CA1区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的影响。DPCPX+LIP+BI组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量比LIP+BI组明显减少,Ade+BI组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表达量较BI组明显增多,均提示LIP通过腺苷途径部分上调了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  结论:  LIP部分通过股神经和/或坐骨神经途径、自由基途径、腺苷途径上调了p38 MAPK mRNA和ERK 1/2 mRNA的表达。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Fascin蛋白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型)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常见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约90万。尽管过去的几十年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已显著下降,但是晚期胃癌病情的控制仍十分困难。  赫赛汀
目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A)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真菌毒素,主要由赭曲霉和青霉菌属的某些菌株产生,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食品中,是一种具有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真菌
志贺菌(Shigella)是一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于19世纪末被公认为菌痢或志贺氏痢疾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侵入结肠粘膜,由于细菌数少至10个即可致病,因此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