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弈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关系治理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为谋求自身利益而爆发直接武装冲突已经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多方面的国际博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引起了传统国际格局下一些西方国家的猜疑甚至警惕,中国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国际博弈当中。而全球化的推进带来的民族主义浪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传统的民族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民族治理开始越来越多地加入国际势力的因素。以此为契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将民族关系作为与中国博弈的一枚重要棋子。而以所谓“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支持民族分裂活动,干涉中国内政,则成为其惯用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以十四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藏独”势力活动频繁,不仅在我国广大藏区进行渗透,而且在国际社会采取拜会西方各国政要、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等多种形式,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对中国的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藏独”势力在国外的活跃可以说是国际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互相利用,以影响民族关系来与中国进行国际博弈的典型。  本文从国际博弈的角度出发,以全球化带来的民族主义浪潮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为背景,分析中国民族关系遭遇的新危机。并以“藏独”势力为个案,分析国际反华势力进行中国边疆分裂活动的主要手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度丰富,群众的社会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政府供应公共服务已经不具备适应性了。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作为“行政职能改革”的新观念、新机制、新趋势,与政府自身直接向公民供给公共服务的传统供给模式并不相同。在已有实践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政府转变其固有只能来说是特别有利的,在市场的竞争特有属性下,“行政失灵”现象得到了较好的缓解。本文开始从政府购买公
学位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持续提高和网络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类型不断丰富,并体现了更多的现实价值。网络产业的兴旺发达,大幅推动了经济增长。随之而来,侵害网络虚拟
韩澳两国是亚太地区的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关系发展是亚太地区双边关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二战后两国关系发展缓慢,但在美国因素的影下,两国通过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
国内外对无被害人犯罪问题的研究时至今日已经很多,有关此类的热点问题仍旧在上演,如“换妻”,堕胎,安乐死等等。自美国学者埃德温·舒尔在1965年首次提出无被害人犯罪这个概念以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较为滞后,近几年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