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我国房价波动的研究——基于273个地级市的动态空间计量视角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商品房价格也随之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屡创新高,而伴随着高房价的往往是居民生活成本及企业生产营运成本的升高,进而抑制城市居民的其它消费性行为或者企业的生产性投资行为,过高的房价甚至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较多相关文献探讨房地产价格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另外,除了房价问题成为经济学者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外,产业集聚现象的逐步凸显也正在吸引着不少学者的注意,其中金融集聚现象尤为明显,而且不难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业越密集,房价也越高,即金融业集聚度的高低与房价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同步性,比如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往往比较发达,金融相关企业落地较多,房价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也较高。本文在此实践基础之上,使用纳入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金融集聚对中国273个地级市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本文以中国273个地级市为样本,选取2007-2016年各个地级市商品房平均售价、金融细分行业集聚度及其他控制变量的相关数据,其中金融细分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以第二章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三个角度分析金融集聚对房价产生影响的传导机理,并采用第四章的动态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在对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上,本文通过LM检验和稳健LM检验,LR检验和WALD检验得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是最适合的模型选择,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因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且考虑了误差项中的空间自相关性,是动态空间滞后模型和动态空间误差模型的一般形式。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地级市商品房售价无论是在全国层面、东中部、高铁沿线还是长三角区域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其次,在全国层面银行业和证券业是影响房价的两大重要因素,并呈现倒“U”型的直接效应;另外,在东部、中部和长三角区域证券业对当地房价产生重要影响,并对中部地级市房价呈现倒“U”型的直接效应;最后,在高铁沿线区域银行业和证券业是影响当地房价的两大重要因素,并且证券业集聚也对当地房价呈现倒“U”型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区域政府在调控房价时要注意保持与邻近区域政府实施政策的一致性,也可以通过提高金融业入驻门槛来调节金融集聚度进而达到调控房价的目的;或者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金融企业的入驻进而达到繁荣本地房地产市场的目的等等。
其他文献
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当今各个国家经济对比的核心关注点。作为我国后续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部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盈利能力提升至关重要。过往学者研究其盈利能力,较多侧重于投资研发、股权结构、创新技术等视角,而从市场结构与效率角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从这两个角度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为银行业、新能源行业、保险业和装备制造业,因此需要拓展新领域,深入开展产业盈利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在助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主导性产业。为深入了解我国各省市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技术产业在发展现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和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紧要关头,不遗余力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一役。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来看,由资源依赖型产业向技术依赖型产业转变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不二法宝。金融孕育于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中,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金融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促进作用。随着技术创新在国家战略地位上的提升,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不断被更新和拔高。创业投资高收益、高风险并存
学位
自中国加入W TO以来,中国逐渐成为美国贸易摩擦的重点关注国。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从不匮乏,特别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技术因素受到广泛关注。  但现有文献中,关于技术追赶和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较少,实证分析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制造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中国的技术追赶对于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影响。方法上,采用了较为全面的贸易摩擦的衡量方
高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化产业,随着贸易模式向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内、产业间分工模式的转变,我国高技术产业积极寻求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高端地位,但由于技术等资源的限制,仍处在低附加值环节,并陷入“低端锁定”。金融集聚吸引大量跨国公司进入,并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促进核心及邻近区的价值链提升,但由于地域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状况使得我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差异。在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金融
分享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本身所具有的有效提升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活跃社会资源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对酒店住宿业产生了冲击,其对传统的酒店住宿供给的影响也关系到行业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究影响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可以帮助业界从业者提出有效地的市场运营策略以及帮助管理部门针对产业的新格局制定合适的监管政策。国外已经出现了一批文献开展了对分享经济平台对传统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而相比分享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学位
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是制造企业寻求发展机遇的一种新的模式和潮流,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改革的发展目标,这一要求也顺应着我国制造业升级和转型的经济态势。然而,纵观全球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的案例,尽管有不少企业成功转型,但也存在失败的风险。此外,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绩效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制造业服务化是否能够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不同学者的研究呈现着截然相反的结论,仍未
对于行业而言,是否具有合理的市场结构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就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一实际情况来看,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与此同时,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也逐渐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企业层面可以直观地看出私募股权投资推动了该行业众多优秀企业成功上市,但从行业层面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是否对市场结构产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世界各国对经济发展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形成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经历了数次气候大会的举行,各国就共同寻找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达成协定。而中国政府早在“十五”规划中就已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等策略与目标,同时也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技术升级等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更加确立降低单位GDP排放及绿色发展的目标,而2015年更是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
学位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如今累积的问题不断被暴露。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丧失,以价格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空间日益收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封锁与隐性保护,“干中学”的模仿再创新效应微弱,制造业出口面临“双向挤压”。因此,突破“低端锁定”格局,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向中高端延伸迫在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