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淋巴囊的神经分布及其与肾脏集合管神经分布关系的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形态学上直接验证内淋巴囊(ES)上存在神经纤维,并将神经纤维的分布与肾脏集合管的神经纤维分布进行比较,为梅尼埃病的病因病理学研究及耳肾相关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使用成年大鼠15只,经活体心脏灌注,取双侧颞骨,常规石蜡包埋处理并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确认抗体NSE、GFAP、NF在ES上的表达;同时观察它们在肾脏集合管主细胞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仪对切片进行密度和灰度的分析,比较神经纤维有无类似分布。 【结果】 在光学显微镜下,NSE、GFAP、NF一抗在内淋巴囊上皮及上皮下表达为棕黄色阳性着色颗粒;在肾脏集合管的主细胞胞膜、胞浆有稳定、清晰的阳性染色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GFAP、NSE、NF在内淋巴囊上皮和肾脏集合管均表达为绿色(GFAP)或红色荧光(NSE、NF)。用图像分析仪对切片的灰度(Grey)和密度(Density)进行分析,经过统计学分析,GFAP、NSE、NF在内淋巴囊和肾脏集合管的表达没有差别(P>0.05)。 【结论】 内淋巴囊上皮的确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其分布与肾脏集合管上皮主细胞周围存在的神经纤维分布在灰度和分布密度上并无明显差别,提示耳肾可能在神经水平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在急、慢性小鼠吗啡依赖和戒断模型上,研究脊髓水平P13K在吗啡依赖和戒断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1)模型建立:雄性昆明小鼠,单次皮下注射吗啡100mg/kg,吗啡注射后
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疗效最好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的优点,凡适宜做复明手术的各类白内障均适合采用白内障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