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儒家和谐观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有益文化为补充,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这对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参酌史料,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训诂和阐发相结合等方法,首先系统地考察了传统儒家和谐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揭示出儒家和谐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曾产生过重要的积极影响。其次,在阐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传统儒家和谐观的内在联系,儒家和谐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最后,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主要途径,揭示了儒家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立足国情、顺应时代,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繁荣文化产业,把社会主义文化构建成民族的、时代的、先进的和谐文化。 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论述了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传统儒家和谐观的合理内核密不可分。因此,探讨传统儒家和谐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将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